第五十三章 英雄遲暮(中)(2 / 2)

知道朱向天的身體不能再交手了,張翠山猶疑道:“大哥,還是免了吧,大夫說你不能進行劇烈運動???”

朱向天灑然一笑:“我隻是說過過手而已,又不是動真格的,咱們不用真氣隻限於招數,看招!”

他說打就打,雖是沒用內力,可出招的速度亦是奇快無比,張翠山一個失神間肩膀上就中了一拳,他心下一凜: 大哥隻不過是信手一擊,就達到了這等威力,若是全力出手,又會可怕到何等地步?

他正要考慮是不是用全力出招,但隨即醒悟過來:這是大哥這是在用最後的時光來指點我的修為,切莫令他失望。當下躬身一禮,揮拳迎了上去。

哪知朱向天的招式十分怪異,不等二人接上手,手臂微微一晃,竟是從張翠山的腋下掃了過去,隻聽‘啪’的一聲輕響,張翠山又中了一記。

這廝臉皮夠厚,一點兒也不覺得慚愧,擺開架式,再次攻了上去。

如是三番,張翠山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隻是朱向天對招數的理解和運用遠在他之上,短時間之內別說是將其超越,縱是持平亦是千難萬難, 在見識到朱向天真正的實力之後,張翠山這才明白,之前朱向天和自己交手,手下是留了多大的情麵,若是全力出手的話,怕是不用十招就能將自己拿下,而朱大哥亦是因為壓製丹田之內的寒氣,若非他內力無可再進,隻怕早就達到宗師之境了。

二人鬥了百餘招,張翠山一點便宜都沒占著,最後還是朱向天忍不住停手,這才算完。

武道修行,講究的是內力越深,在招式上所發揮出來的威力越大,二者結合得越是融洽,個人日後的成就亦愈高。而朱向天在這兩點上已是遠遠超過了超一流境界的同階高手,是以稱之為準宗師之境。

這個道理朱向天也是在走火入魔之後才想通的,修煉的同時還要追求體內陰陽的平衡,簡單的說,郭靖修習九陰真經了,可他有降龍十八掌的剛猛掌力相輔相成;楊過修煉九陰真經了,可人家也有黯然銷魂掌陰陽共濟,這才無事,不然的話別說是勇猛精進,能保住性命也是萬幸了。

可惜世事無常,沒過多久,張翠山因為修習另一門偏重於陰柔的內功心法而走火入魔了,直至數年之後方才恢複功力,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功夫可是大不如你了!”朱向天心下一陣感慨,卻毫無妒忌之意,其實他在十八歲的時候亦已步入一流高手之境,隻是在武力上卻是無法與今日的張翠山這般強悍,差之甚遠了。

“大哥,你這一套拳法高明之極,小弟雖是能看出其中的要旨所在,與輪回第一式有異曲同工之妙,卻沒有實力破解,卻是有些眼高手低了???”

“兄弟,你悟心既高,態度又是專注無比,更難得的是隨時都能進入一種忘我的武道頓悟之境,而隻有這種傾注了全部的身心融入武學的修煉之中,才能擁有豐碩的收獲,武學之道亦是如此,不付出,哪裏來的收獲,沒慧根,又哪裏來的宗師和武林神話?”

說到這裏,朱向天雖是氣息不穩,為了讓張翠山得以盡快將自己的一身所學悟通,又特意打了一套拳給張翠山看,拳法雖是不含內力,但拳意卻是十足,將自己一生所學盡數化入這套拳法之中,而已經修成輪回第一式的張翠山悉心觀看,再與自己的武學逐一對證,獲益良多。

朱向天自知能夠教導張翠山的時間已是不多,故一夜不眠不休,將自己的得意功夫“疾”字訣傳授給了後者。這門心法雖然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絕世秘笈,卻能夠將自身的功力和招式發揮到淋漓盡致。

有著朱向天盡心指點,張翠山的悟性又不是一般的好,不過短短幾個時辰,就已經將其中的拳意悟了個十之六七。

饒是朱向天見多識廣,也忍不住對張翠山大加稱讚:“兄弟,你的天賦極佳,是為兄生平僅見,先不說你內外兼修,根基深厚,單是在交手之時能汲取對手的長處,並融入到自己的武學之中,就已經是駭人聽聞之事,非是天才,豈能做到這一點?”

“假以時日,勝過大哥我是板上釘釘的事,而這五年裏,你不僅要達到宗師之境,還要做到其中的佼佼者,方才具備與上官鵬一戰的資格。”顯然,對老對手上官鵬所知不少,後者的資質不俗,又肯用功,實力突飛猛進自是不在話下。

二人初時為敵,卻又一見如故,固然是因為張翠山重情重義,朱向天對其賞識有加,不過短短三日,二人卻成了摯友。可見這人與人之間的緣份還真沒有什麼道理可言。

多年後張翠山回想起往事,對朱向天的兒子朱元璋說:“我跟朱大哥相交不過數日,然而,他對我這一生的影響卻是比任何人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