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救?還是不救?(3 / 3)

張鬆溪和於洋的關係不錯,於洋的父親於鬆是張鬆溪的表哥,在張鬆溪尚未入武當之前曾對其照拂有加,這份恩情他一直記在心上,可黑風寨的實力如何於洋也不清楚,而且整個於家上下除了於洋的父親有點功夫底子,隻要黑風寨中人一至,餘者幾乎就是待宰的羔羊,這也是於洋為何心焦如焚的原因。

自張三豐兩年前從峨嵋山回來之後,就一心清修,武當派的各種事務都交給了長徒宋遠橋打理,張鬆溪將此事稟明大師兄之後,這位老成持重的代掌門沉吟片晌,悠悠地道:“此事非同小可,二弟你怎麼看?”

他並非鐵石心腸之人,可這件事關乎甚大,一者,對黑風寨的具體實力一無所知,縱是武當弟子去也能不能保下於家也是個未必數;二者山東湖北畢竟相距太遠,縱是救得於家一次怕是也救不得下一次;而最為重要的第三點則是於家並非江湖中人,隻是念在與張鬆溪有親的關係上才與武當派扯上關係,於家幹的是走私生意亦是違背了法紀的行當,幫了於家,會不會令武當派惹禍上身?

餘蓮舟顯然也深悉這些弊端,不過他一向對宋遠橋心存敬意,隻是恭聲說了一句:“一切但憑大師兄做主。”

於家隻不過是做些違法生意賺得多了,這才惹下了禍事,武當派救於家是仗義,縱是不出手相救也算不得什麼,宋遠橋必須對此事慎重處理,他首先要從武當派來考慮,然後再思量張鬆溪和於家的關係。

張鬆溪生就一顆玲瓏心,哪裏看不出大師兄的想法,於家既然沒有武林中人,那武當派也就沒有了仗義出手的借口,自己何不以下山省親為由,用私人的身份去和黑風寨的人對抗呢?

他此時年紀尚輕,念及表哥對自己的恩義,卻並沒有想到自己的實力未臻一流之境,能不能打得過黑風寨的幾位當家。

當宋遠橋以武當代掌門的名義拒絕了於洋的請求之後,帶著一絲不甘和無奈,張鬆溪和於洋二人下山了。

本來於洋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拜在武當門下,待得日後學藝有成再為於家複仇,可是天性好強的於洋在遭拒之後並未提及拜師之事,他也許理解了宋遠橋的無奈之舉,而張鬆溪願與他共患難也沒有令他感到人性的涼薄,叔侄二人年紀相仿,放開了一切倒也不是太過壓抑。

“大師哥,我們是不是有些過了?”張鬆溪和於洋下山之後,餘蓮舟憂心重重地說了一句。

搖了搖頭,宋遠橋沉聲道;“非是武當派不仁義,所謂鞭長莫及,遠水解不了近渴,那於家在北地根深蒂固,不可能遷到武當山附近求發展,而武當派也不可能把手伸到山東地界去,此事半點不由人,隻希望四弟能出手將黑風寨中人打退。”他嘴裏雖然這樣說著,可是心裏去張鬆溪的實力也並不怎麼認可。

“大哥二哥,小弟跟兩位告個假,家中老母忽染小恙,盼兒速歸。”一道清脆的話音傳了過來,打斷了宋遠橋的憂慮。

“五弟,大師哥正在煩著,你就不要再添亂了。”於蓮舟似是有些無奈,張翠山如今的實戰能力比他還要強,已然是除了張三豐之下的武當二代弟子中的第一人,雖然還是有些年少輕狂,但在口吻上餘蓮舟還是留了些許麵子。

宋遠橋聞言心下一驚:“五弟,莫不是你要和四弟一起走一趟麼?”他心思靈敏,片刻間就想明白了,昔年張翠山是被師尊從死人堆裏救出來的,哪裏來的年邁老母,這麼說顯然隻是個借口,張鬆溪二人還未走遠,張翠山主動請纓,自然是為了於家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