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誠兄弟仁義為懷,已具一代仁君的資質,若是能好好運用的話,也是有可能的。”張翠山點點頭。
“兄長,給點建議吧?”張士誠能得到張翠山如此之高的評價,頓時心花怒放,哪個男兒沒有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的野心。
“仁心是有了,如果再多點危機感,未雨綢繆的話,這日後的天下必有你一席之位!”張翠山頗為肯定地道。
***
蒙古大軍攻打山東諸地已經好幾天了。
程峰當日率兩萬精騎去援救紅巾軍,哪知走到半路就得到察罕聲東擊西要偷襲山東諸地的消息,趕緊指揮大軍往回趕,同時捎信郭子信回軍,蒙古軍此次出動近三十餘萬大軍,幾乎是舉國之力征討黑水軍,這可是史上之最。
蒙古軍中有著察罕、布諾以及英布兩個半宗師級的高手,而黑水軍方麵自從張翠山離開之後,就隻剩下程峰和郭子興兩個宗師扛大梁,真要對上三人硬戰的話,那肯定是敗多勝少。
待得退回山東境內,他們才明白事情遠比想象的更要可怕,此番蒙古軍從四路進發,分別由脫脫、察罕、布諾以及安泰帶兵,朝著濟南、濟寧、聊城、臨沂等地同時發起進攻。
和沈萬三幾年合作下來,黑水軍的底兒也算厚實,武器彈藥也造出來不少,可是這次蒙古軍也是下了血本,將新製出來的火器盡數帶到,兩下裏一番火拚,到最後彈藥打完了,不約而同的赤臂上陣,黑水軍雖然戰力天下無雙,可是蒙古軍也並不遜se多少,而且人數又占優,一番拚鬥下來,竟是稍占上風,三日鏖戰,聊城、清河兩城失守。
“三位軍師,韃子大軍壓境,你們看咱們要怎麼打這一場仗?”濟南大帥府內,一身戎裝的朱元璋高坐帥椅,麵上帶著一絲焦急。
他雖然暫居大帥之位,但是年紀畢竟尚輕,又沒有真正經曆過像樣的大戰,難免會生出一種力不從心之感。
“韃子此番來勢洶洶,依屬下看還是嚴防死守為妙,待得他們糧草漸進,再行反擊也不遲!”李善長向來老成穩重,蒙古軍一次出動三十萬大軍,而黑水軍總兵力也不過十一萬,而且還要在各地布防,徒逞血氣之勇明顯不智,他的想法雖然看起來有點兒認慫,但戰場上瞬息萬變,保守一點也不為過。
“如果隻守不攻,豈不是讓天下人認為咱們黑水軍懼了韃子,怎麼著也得先打上一場再說!”朱元璋雖然年幼,,卻也不願窩在家裏做縮頭烏龜。
“少帥三思。”田豐、李善長均誎言不可硬拚。
“程將軍、郭將軍、汪將軍,你們分三路迎敵,剩下脫脫這一路,就由本少帥會會此人!”朱元璋並非莽夫,相反這些年來他還讀了不少兵書,對張翠山昔年大殺四方的威猛事跡向往無比,立誌也要做個像義父一樣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劉先生,你怎麼看這事?”軍事會議結束,走在後頭的於洋一把拉住劉伯溫,低聲問道。
“善長說的沒錯,敵強我弱,最為穩妥的打法就是以守為攻,待得韃子後勤不繼之時再作他圖???”劉伯溫沉吟片刻後才說了這麼一句。
“那你怎麼不勸一下重八呀?”於洋還以為劉伯溫是讚成朱元璋的意思呢,當下忍不住有些急了。
“可是少帥的做法也不算錯,於兄你也要一分為二的看,如果不打上一場,黑水軍十多萬兄弟的士氣何在?至於打不打得贏,山東諸地能不能守得住,還要看天意。”劉伯溫神秘地一笑,快步走了出去,隻留下於洋一臉呆立在原地。
半響之後才回過味來,於洋喃喃地道:“如果大哥還在,由其出馬或可一戰成事,可是現在是重八掌軍,此戰堪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