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大地,幅員遼闊,物產豐饒,如巨龍盤踞於世界中央,其東南為無垠滄海環繞,西方則被高山沙漠所攔斷,北方乃是雪原萬裏,終年沉眠於夜幕之下。
這片土地之上,有兩大王朝,南晉與北秦,以橫跨神州的長天江為界,對峙已久。南晉朝原名大晉朝,乃是一統神洲的大國,隻可惜好景不長,國內發生了叛亂,其皇室治亂不力,被迫南遷,這才渡過了長天江,建立了南晉。
這一次皇室南遷,正是庸古原衛氏興起的開端,其族主衛奉天因衛國護主之功而被封在了南地最為肥沃的庸古原之上,享萬戶之供奉,衛氏實力也因此迅速提升,很快就成為了一個錢糧充沛,人丁興旺的大氏族。
衛奉天有三子,長子衛容德,次子衛納言,還有第三子衛乘風。與前兩子不同,衛乘風並非嫡出,而是妾室之子,故在衛家的地位遠不及那兩位哥哥。但衛乘風性情灑脫,不好榮華,在二十歲那年,他便執劍牽馬,離開了庸古原,開始了自己遊蕩江湖的俠客生涯。
十六年後,衛乘風已在南北戰場之上立下汗馬功勞,聲名遠揚,也在這一年,他的妻子,青薇女俠產下一子,取名為鯤。而就在衛鯤半歲之時,天降大難,南晉起兵北伐,卻大敗而歸,衛乘風大戰中誤陷於毒井之內,以身殉國。而青薇女俠聽聞噩耗,也傷心過度,撒手人寰,隻留下還不知人事的衛鯤被送回庸古原。
起初,衛府上下對衛鯤都心懷同情,但在一年之後,南晉朝廷卻發來詔書,言曰有人檢舉衛乘風在北伐前出賣軍情,叛國通敵,而青薇女俠亦是畏罪自盡,命令衛氏交出衛鯤,接受調查。這一消息如巨石落水,激起大浪一片,最後還是族主衛奉天出麵,才平息此事,保下了衛鯤的性命。
從此以後,衛鯤在衛府內的地位一落千丈,而在他三歲那年,衛奉天請來道門人士前來替衛鯤測試資質,更是發現他生有怪病,周身血液於右手逆流,導致體內陰陽不合,沒有修煉的可能。身世令家族蒙羞,又無撐起家族未來的可能,若不是還有衛奉天的庇護,恐怕衛鯤早已被趕出府門,流落街頭。
這衛奉天雖是武將出身,在受封之後卻洗去了兵戎殺氣,對待封地民眾也極為寬厚,並且他崇尚文化,還四處搜集書卷,在衛府內建了一間藏書樓,不能修煉的衛鯤也就是在這間藏書樓中長大。
有言曰:“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在書中見識到神州山川的衛鯤並沒有因為族人有意無意的冷落與排斥而變得性格乖僻,相反,萬卷書籍在他的胸懷內建立起了一座壁壘,讓他能有著一股勁,想要向這些人證明自己並不是他們認為的那樣前途黯淡,想要有朝一日親臨書中的山川,在其上留下自己的腳印。
衛鯤沒有想到自己的夢想這麼自然而然就踏出了第一步,此時此刻,看著與《逍遙遊》中一般無二的鯤魚在冥海表麵遊動,他的心潮已如弧形的墨浪一般洶湧。
“饞前……前輩,這是……幻覺嗎?”艱難地調動喉嚨,他出聲詢問身處金色神光內的老者。
“大真若偽,大偽若真,此為道門至典《道經》中的‘黑白論’。”老者沒有回答是與不是,他的目光落在鯤魚身上,瞳孔之中卻隻映出一片寂靜的海水。
衛鯤聞言,看向老者,低聲道:“我聽說修煉的最高境界就是成為有神光護體的聖人,前輩,您是聖人麼?”
“人聖而心私,是為大盜,人聖而心聖,方為聖人。此為已佚典籍《德經》中的‘善惡論’。”老者依舊沒有正麵回答,他一抬手,便與衛鯤一同下降,來到了冥海表麵。
“以右手取一捧冥海玄水,我便送你離開此地。”老者手撚胡須,在一邊等待。
“饞前輩……”衛鯤欲言又止,他有太多的疑惑,天、光、海、魚無不牽動他的神經,但在俯身觸碰海水的那一刻,這紛擾他思緒的一切外因就被那奇妙的觸感擠出了腦外。
冥海的海水並沒有他預想的那樣冰冷,卻也不溫暖,衛鯤的右手沒入其中,就如同伸進了一團有質感的空氣之內,這種奇妙的觸感吸引了他的注意,讓他情不自禁地搖晃手指。
小小的氣泡從他的指尖漂浮而出,在水麵上聚成了一個小小的圓環,環繞在了衛鯤的手腕之上。
“咕嘟咕嘟—”越來越多的氣泡湧出,繞成一圈又一圈,漸漸將衛鯤的整隻手掌都包裹,像是琉璃珠編成的手套。
“前輩,我的手掌裏有什麼在動!”衛鯤驚呼,他感覺到了皮肉之下有輕輕的顫抖,而在他掌心下方的海水,也隨之旋轉起來,形成了一個小小的漩渦。
“可以取水了。”老者見到這一幕,輕輕點頭,似乎一切盡在意料之中。
衛鯤連忙翻轉手掌,向上抬起,包裹住他手掌的氣泡“劈裏啪啦”一頓脆響,紛紛碎裂開來,化為一捧蜷縮與掌心紋絡凹陷處的透明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