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潢源,那條生命的河(1 / 2)

潢源,那條生命的河

遼河源采風小輯

作者:崔海棠

崔海棠,女,生長於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內蒙古作協會員,西部散文協會會員,赤峰攝影家協會會員。曾在多家省市報刊發表文章,並有部分文章獲獎。著有散文集《心中的菩提緩緩開》。

時值盛夏,我陪同從遼河入海處來的朋友,他們要去探源,探尋遼河北源西拉沐淪河的源頭。

經常看到隨著山勢奔跑著的清澈小溪,緩緩流過小村莊的河流,碧波蕩漾的湖泊,一望無際的大海。這些河流湖泊在我們的記印中或多或少都留有輕重不一的痕跡,在不經意間貫穿著我們的一生。水是生命之根。尋根問源,我們每個人都有一條與自己生命息息相關的河。

短短幾天的行程滿滿當當。從跟隨一株花的召喚,走向遼闊的烏蘭布統古戰場;從一抹朝霞的誘惑,驚訝駿馬於晨曦間悠然曠野的安詳,青山之巔指點萬裏如畫河山的興奮,達裏諾爾湖濕地水波蕩漾的天光雲影,雲杉湖畔久候夕陽不至的失落,及至雨幕霧藹中無法得見石林的遺憾。然而,這一路上的種種況味,都不及心中對那條越山越嶺流經生命的那條河的渴望。

被稱為草原祖母河的西拉沐淪河,發源於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東南部好來呼熱鄉渾善達克沙漠腹地,在內蒙古克什克騰旗境內蜿蜒流過151公裏後,再經吉林流向遼寧省,到達盤錦入海口,一路逶迤宕蕩孕育了長達1250公裏,一蒙二省二十多個旗縣的兩岸眾多生靈。潢水源,俗稱“源水頭”,是西拉沐淪河的發源地。先後看過許多有關於潢源的記載,也讀過許多文人墨客妙筆之下的美景,大多描述都說:“二十餘畝潢源內有千百道噴泉爭相湧出,其地淙淙有聲,積水成溪流。西拉沐淪河先後養育了北方先商、東胡、匈奴、烏桓、鮮卑、庫莫西、契丹及蒙古、女真等一代又一代民族,和黃河、長江一樣,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在古記《淮南子?地形訓》中,西拉沐淪河被列為中國六大川之一。”如此文字描述,腦海有黃河、長江濤濤湧進的場麵,潢源在心裏的形象是雄壯的。

我們一行人頂著炎炎烈日逐沙坡而下,當穿過叢林長長的幽靜小徑,路過無數多情搖曳的野花,站在源頭上端時,我的心如三麵環繞著潢源的寂靜山林一樣,沒有絲毫波瀾。遼闊而蒼遠的蔚藍天空下,源頭清淺的細流泛著太陽的粼粼波光,河岸兩側紛雜的樹木野草翠綠盈眼,微風徐徐拂麵,有甜而濕潤的味道吸入肺腹,令人心曠神怡。最喜的是,各色彩蝶低旋在叢草間的閑適,林中鳥雀的啾鳴,河水淙淙的歡快,輕風拂過林梢的沙沙細語,所有這些來自於大自然的天籟之音和諧地回蕩在峽穀,不由地讓遠足而來的我們心生慵懶的倦意,一顆久負重責的心,瞬間就輕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