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最欣賞的矽穀人士中,排名第一的就是紮克伯格。現在,紮克伯格正在不斷來驗證這一點。
確實,Facebook取得了一個極為亮眼的季報:周三其發布的財報顯示,Facebook第二季度淨營收29.1億美元,同比增長61%;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移動廣告占據了Facebook廣告營收的62%,從而拉動其第二季度淨利潤達到7.91億美元。在優異的業績推動下,Facebook市值已達到1924.2億美元,逼近2000億美元大關。這個市值已經超過老巨頭IBM,僅次於蘋果、Google、微軟,位居全球IT產業第4名。紮克伯格個人的淨資產也達到315億美元。
但是,喬布斯真正欣賞的,恐怕不僅僅是因為Facebook剛剛提交了一份極為出色的財報,也不僅僅是因為紮克伯格少年得誌,而是之外的一些東西。
紮克伯格沒做什麼
蘋果以做事精簡極致著稱,如果換一種說法,它放棄了非常非常多的誘惑。在這一點上,紮克伯格與喬布斯有著很多相似之處。紮克伯格非常擅長做減法:
比如,收購中的減法。Facebook曾經收購過40多家公司,基本都是50人以下的創業公司,又以5人以下的創業公司為主,往往都有一些出色的產品和服務。但是,被收購到Facebook之後,絕大多數業務都被關閉了,把全部頂級人才全部聚焦在Facebook現有的業務上,就是大家看起來那個外觀平淡無奇的網站——好吧,好多中國人看不到。其中包括Drop.io創始人、紮克伯格的哈佛同窗SamLessin,17歲就寫了火狐瀏覽器第一個版本的傳奇牛人BlakeRoss,第一任總裁SeanParker曾經是一個頂級黑客,年僅16歲就被FBI逮捕過……這些牛人都集中於一點,會產生怎樣的力道?
再如,產品中的減法。Facebook一直堅守著一個原則,全球使用一個統一的版本,希望讓任何一個地方的人都能方便地使用社交網絡,為此,不惜投入重金在非洲推廣氣球上網等項目。更大的誘惑來自於增值服務,東亞的社交網絡中,騰訊的QQ和微信,Naver的Line等產品,都通過增值服務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Facebook在這方麵一直很矜持。
還有,它也許是最快改正自身錯誤的公司。在App火爆之前,Facebook一度是全球推動HTML5最熱衷的公司,但是,當紮克伯格發現這條路線過於理想之後,很快就調整了戰略,推動“移動為先”的戰略,並且成為全球移動商業化最好的互聯網巨頭。最典型的例子是Facebook的Home項目,上線之後口碑不佳很快就被冷藏了,而Facebook的手機項目、搜索項目因為達不到預期一直處於半冷藏的狀態。在這一點上,Google對待自家的Google+,亞馬遜對待自家的KindleFire,微軟對待Lumia……都要遲緩猶豫得多。在矜持和自製方麵,Facebook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