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一出好戲(1 / 2)

1980年,毛裏塔尼亞的所有軍隊都已經退出了西撒哈拉地區,可是,自1980年至2007年的這整整二十七年間,毛裏塔尼亞卻並沒有撤回其延伸在西撒哈拉的觸角。

摩洛哥政府認為,毛裏塔尼亞人不甘心就此退出西撒哈拉地區,讓摩洛哥人在西撒哈拉一家獨大,所以,一直以來,毛裏塔尼亞政府都在暗中地支持“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與摩洛哥的戰爭和對立。

並且,以“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為代表的“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能夠進入隻有主權國家身份才能加入“非洲統一組織”,也是由毛裏塔尼亞政府一手推動的。

另外,聯合國在西撒哈拉問題上的“過度關注”和“偏向性斡旋”,難說沒有毛裏塔尼亞在其中作怪的影子……

毛裏塔尼亞一直都在暗中不懈地支持西撒哈拉人民的獨立!

敵對變合作,盟友成仇敵,這就是如今毛裏塔尼亞與西撒哈拉,與摩洛哥國家之間錯綜複雜的糾葛,也是摩洛哥政府暗中指使雇傭軍前往毛裏塔尼亞訓練毛裏塔尼亞反政府武裝分子,並積極地組織毛裏塔尼亞反政府武裝分子襲擊毛裏塔尼亞政府的最終原因,是摩洛哥對毛裏塔尼亞在“西撒哈拉問題”的“牆頭草”立場上展開的暗中報複行動。

也是在此複雜難理的背景下,我們14號這才來到了毛裏塔尼亞……

很明顯,毛裏塔尼亞與法國人的關係非同一般,如今,有一群神秘的海外雇傭兵在毛裏塔尼亞的土地上肆意的活動,挑戰毛裏塔尼亞政府的權威,而毛裏塔尼亞的政府和軍隊對此卻毫無辦法,他們不得不尋求法國人的幫助,畢竟,這也間接地挑戰了作為毛裏塔尼亞宗主國法國的威嚴。

法國人在非洲的影響力和控製力幾乎全依賴於遍布海外的法國外籍兵團,而14號又是法國外籍兵團最精英的行動匕首,故此,我們這才來到了毛裏塔尼亞,協助毛裏塔尼亞政府清理活動在毛裏塔尼亞領土上的雇傭兵……

毛裏塔尼亞是非洲的沙漠國家,比爾莫格蘭更處在非洲沙漠的中心,我們來到了比爾莫格蘭,這個小城荒涼的讓人心驚。

比爾莫格蘭小城比我們去過的任何一個非洲的城市都要貧瘠和荒涼,準確的來說,比爾莫格蘭不應該被稱作是“城市”,最多隻能算是個“城鎮”,甚至是“村莊”而已。

因為,就我們之前所去過的非洲的很多地方,哪怕就乍得的基希基希而言,比爾莫格蘭還比不上乍得北方沙漠裏的一個小鎮,然而,在毛裏塔尼亞的行政規劃中,比爾莫格蘭確實又是一個“城市”。

我並不是依此來讚譽乍得的沙漠小鎮基希基希的,也不是為了貶低毛裏塔尼亞的小城比爾莫格蘭,我隻是在講述一個事實而已,講述一個在非洲普遍存在的事實,在撒哈拉一帶的非洲國家,他們的生活從來都是“水深火熱”……

比爾莫格蘭小城裏正兒八經的餐廳隻有一家,而且還兼著旅館的工作,那座為來自發達國家的現代人類所置辦的唯一的電影院裏,卻隻能播放著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老影片,而且,哪怕就是這座破落的電影院還處於半休眠的狀態,一個星期也不能播放上一回電影。

比爾莫格蘭唯一的宏偉的建築就數小城裏的那座清真寺了,伊.斯.蘭特色的寺宇漂亮得就好像是一座小小的宮殿,這是比爾莫格蘭小城居民唯一值得驕傲的東西,宗教對那些長期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土著摩梭人而言,往往是物質缺乏的生活中莫大的安慰。

還好,我和我的兄弟們此行來到比爾莫格蘭並不是為了旅行,或者來享受生活的,毛裏塔尼亞沙漠裏的雇傭兵實在是太猖狂了,不久前,他們又在阿格馬爾洗劫了毛裏塔尼亞政府軍的一行運輸隊。

據毛裏塔尼亞的政府軍的代表向我們透露,此行劫匪大約一百五十人左右,而且,這夥人中有大約五十人左右是穿著統一服裝的雇傭軍,其餘的一百多人應該是來自於毛裏塔尼亞當地的反政府武裝分子,是雇傭軍帶領著這些毛裏塔尼亞的反政府武裝分子洗劫了毛裏塔尼亞軍方的運輸隊。

西非弱國的毛裏塔尼亞軍方運輸隊的押運憲兵遠不是這幫訓練有素的雇傭軍的對手,如果隻是毛裏塔尼亞的反政府武裝分子前來截隊那倒還好,可是,在裝備精良的海外雇傭軍的率先突襲下,毛裏塔尼亞軍方運輸隊押運的軍方物資很輕鬆地就被這夥人劫入了茫茫的撒哈拉大沙漠。

毛裏塔尼亞的軍方不是沒有想盡辦法去剿滅這幫活動在毛裏塔尼亞領土上的雇傭軍,可是,無論是就裝備、情報,還是就戰鬥力而言,毛裏塔尼亞政府軍都不是這夥雇傭軍的對手,他們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夥人在毛裏塔尼亞的領土上興風作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