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樓可會收買人心了,常勝軍肯聽令李國樓,一定銀子在作怪。我們離李國樓太遠了,這次虧大了。”
“打微山湖需要水師,這次總輪得到我吧,出門一次,差旅費總要有人報賬。”
四路人馬的總兵、副將、翼長忿忿不平,是他們的人馬圍困住孫氏武裝,這才讓新武軍、常勝軍取得大勝,其實最大的功臣,都坐在濟南公堂裏。
“我早就說了,要打一仗,你們不聽,這下好了,腰包讓洋槍隊鼓起來了,白銀外流就是你們做的孽。”兗州總兵何峰鈺有了底氣,忍不住指桑罵槐,暗指山東巡撫張人駿無所作為。雖然他是戴罪之人,但想到還有李國樓相幫,有了十足底氣。
何峰鈺準備獨自進攻,三名翼長不聽他的號令,他就帶著自己的一翼人馬開拔,李國樓一千人就能完成驚天偉業。他掌握一千精兵,不會比新武軍差多少,攻不下抱犢崮,打微山湖的土匪窩還是有信心的。
張人駿不是一個嫉賢妒能之人,他當然希望綁架案盡早解決,看著手下的軍官爭吵不休,想著建功立業,已經忘記洋人的性命有多重要,拍案而起,喝道:“都別吵,聽傅相大人的吩咐。你們要搞清楚三十五名洋人還在孫美敬手中,我們現在還是投鼠忌器,哪能說打就打。”
李鴻章咳嗽一聲,停止抽煙,放下手裏的長煙槍,緩緩的說道:“張撫台慎言,以後要說四十五名人質,大清商人也是我們關愛的對象,決不能厚此薄彼,寒了天下人的心。”
張人駿起身行禮道:“多謝傅相大人教誨,下官牢記在心頭,上海商會的商人,都是愛國同胞,下官想盡一切辦法,也要把四十五名人質救出虎穴。”
李鴻章開口,大堂裏變得悄無聲息,位高權重讓人敬畏,李鴻章習以為常,沉聲道:“調李國樓的新武軍和白朗寧的常勝軍入山東,是本官早就定下的計謀。他們兩人精神團結,一戰就消滅敵人的主力,你們要向他們兩人學習。”
“是!向李國樓學習,向白朗寧致敬。”大堂裏的軍官發出嘹亮的吼聲,一副奔赴沙場的架勢,個個挺胸凸肚,站得紋絲不動。既然孫美芳死了,臨城守備軍的主力完蛋了,剩餘的土匪武裝不足為慮,每個軍官都有必死的決心。
三十五名洋人的生命很重要,關係到大清的顏麵,李鴻章來濟南坐鎮,就是要救出三十五名洋人,而且不惜代價,肯花大價錢收買土匪武裝,棗莊煤礦就是他甩賣的籌碼。但大清政府不能對綁匪做過多的退讓,李鴻章想和綁匪談判,肯給綁匪一條活路,但李鴻章有底線,那就是土匪武裝不能威脅到國家政權。讓土匪武裝變成一個鎮所,四千人馬吃皇糧,這是他絕對不允許的,後果太可怕了,決不能讓張獻忠這樣的梟雄出現在大清帝國。
李鴻章調整戰略,做兩手準備,決定剿和撫雙管齊下,發布四路大軍向微山湖開拔的軍令。在他的策劃下,李國樓才能更上一層樓,李鴻章要錦上添花,再接再厲攻下微山湖,讓抱犢崮的土匪獨木難支,坐以待斃。到時以最小的代價,換回四十五名人質。
李鴻章老謀深算,他才不相信土匪敢殺洋人,死人是沒有價值的,重兵圍困之下,土匪必會分化瓦解。以夷製夷的一套哲學思想,李鴻章諳練掌握,禍起蕭牆卻又諱莫如深。惡人就讓山東巡撫張人駿來當,李鴻章可是言而有信的之人,人稱“東方鐵血丞相”。
聽著城裏鞭炮齊鳴,鑼鼓喧天,人聲歡慶。李鴻章在歡快的踱步,好似在青磚上跳舞。由李國樓做開路先鋒,旗開得勝馬到成功,李國樓的八字和他的官運配合得天衣無縫,正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李鴻章的金石嗓子唱著軍歌,就像破銅鑼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