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朝陽開發區(3 / 3)

大清需要浴血重生,不能找洋人開戰,就先找黑幫開刀。這把屠刀是洋務派舉起的,而李國樓就是洋務派的馬前卒,戰火燃燒起來,李國樓要靠上萬顆人頭,踏上大清改製成功之路。隻有消腫才能讓大清煥發活力,經濟改革不能光靠創收,本身的疑難雜症也要對症下藥,對付黑幫隻有比黑幫更黑,講法律永遠也別想讓江湖大佬入獄,殺錯就殺錯。

為了重振國家經濟,李國樓選擇雙向發展,要把運輸業的龍頭老大青幫鏟除。這一仗會讓李國樓千夫所指,無論成敗必將引起軒然大波,雖然天塌下來由李鴻章頂著,李國樓同樣逃脫不了罵名,回到京師無仗可打,這讓李國樓很不痛快,就自找麻煩,把一項得罪人的差事攬在身上,把打擊黑幫當做另一個戰場,殺就要殺個痛快。

李國樓的指令已經下達,各處碼頭呈現小打小鬧的局勢,他就是要讓青幫分子一個個跳出來,讓青幫自以為是,以為隻是幫派之間的利益鬥爭。接下來朝廷才能施以重拳,徹底肅清青幫這顆毒瘤。

運輸業是正當行業,黑幫不能染指,市場競爭不能用不正當手段,這是李國樓給黑幫劃的一道紅線。黑幫賺的隻能是黑金,收保護費也不能收到政府頭上。是可忍孰不可忍,李國樓想不明白,乾隆皇帝怎麼想的,竟然把漕運托付給青幫,情願花錢保一路平安,國家經濟命脈握在青幫手裏,他要改變這種不合理的局麵,就用一把屠刀,看誰的脖子硬得過他的屠刀。青幫若是敢造反,他就有用武之地了。李國樓打仗打上癮了,青幫就是他相中的軟柿子。

與官府勾結的青幫大佬,哪有拚殺疆場的勇氣,不是他看不起青幫,黑道有錢的勢力,都是沒血性的奴才。反而是一幫窮光蛋組成的斧頭幫、白蓮教,更讓人寢食難安,窮棒子造反更得人心。腐化墮落的青幫,就像掃垃圾一樣,揮動一把掃帚就能很輕易的掃除。李國樓料定這場戰役,必將以摧枯拉朽的氣勢,把青幫掃進曆史的垃圾堆裏。

李國樓前麵幾點都算準了,李鴻章還沒出動軍隊,青幫勢力便退出漕運,青幫大哥連反抗滿人暴政的口號也不敢講。大多數青幫大哥審視適度,退出運輸業,嘴上說金盆洗手,不再過問江湖事。極少部分青幫大哥被滅門,一場打黑掃惡行動,沒有死上十萬人,各地也沒出現一樁青幫造反的折子。

漕運非常迅速的給官府控製了,各地的運輸業欣欣向榮,國庫更加充盈,並沒出現漕運大歇業的局勢,京師也沒出現食品短缺。那些滿人貴族還沒鬧明白事情的前因後果,一場打黑除惡的行動已經偃旗息鼓。乾隆皇帝幾十年沒解決的難題,被李國樓輕易解決了,附庸在大清身上的一顆毒瘤,從此消失不見,老百姓也沒有感覺社會有何變化?隻有朝廷知道國庫平白無故一年多出三百萬兩銀子的收入。

通過此事,李鴻章、張之洞、李國樓團結在一起,李鴻章、張之洞竟然化敵為友,成為知己。

青幫在北方受到大清政府的打擊,青幫沒有了龍頭,那隻象征青幫無上權力的龍頭拐杖,被朝廷沒收。青幫原有一個開山鼻祖,三個徒弟各自收徒,已經分成三個體係。通過這件事之後,像散沙一樣彙聚不成合力,青幫各支分舵自成一派,以後青幫在北方再也沒掀起滔天巨浪,北方黑勢力的領軍人物沒有青幫的位子。

但有一點李國樓沒有料到,青幫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青幫依靠洋人的扶持,在上海打出一片天地,之後上海的十裏洋行,都由青幫控製,連李氏家族在上海的生意,都需要青幫保護。黑幫隻要不造反,李國樓對黑幫不采取趕盡殺絕的方式,這讓上海的青幫填補小刀會遺漏下來的空缺,鬼麵王錢筒子成就一段蕩氣回腸的青幫奮鬥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