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名號百勝將軍(3 / 3)

翁同龢聽見李國樓讚譽他的思想工作,高興的說:“哎!李國樓。傅相大人在問你話,你別扯上我啊。新武軍一路高奏凱歌,我替你高興啊!時間尚早,說說你是怎麼打仗的?百勝將軍的名號哪裏來的?嗬嗬嗬嗬!”

李國樓不能駁了李鴻章和翁同龢給他起的名號,“百勝將軍”比常勝將軍更上一層樓,他得這個名號,也算實至名歸。

李國樓大言不慚的說道:“臣雖然不是出身軍伍,但善於總結前人的經驗。打仗其中最難的就是戰士的思想工作,而不是有多少敵人,武器裝備的精良不是絕對的。戰前出發時戰士們都知道會死,而且願意為了祖國奉獻青春。就算茶館裏提鳥籠子的人,你讓他為了君父,他也敢奔赴沙場,這就是所謂的士氣,一鼓作氣的士氣很容易鼓起來,瀉下去的速度同樣很快。吃飯、行軍、住宿、勞累很容易擊垮人的士氣,平時的操練就算再苦再累,還有一個老窩可以睡覺,在外打仗有什麼?屁都沒有!所以一支軍隊的戰鬥力是靠長期的思想工作,言傳身教最重要,臣在軍隊裏隻做一件事,那就是思想工作的教育。臣打仗其實是門外漢,是一麵學習,一麵進步,領悟出拿破侖的戰術精髓,懂得熱兵器的特性,製定出切實可行的作戰模式,在這個模式下打仗,才贏得百勝將軍的名號。就算遇見英國軍隊,微臣的二萬人馬。能和英國軍同等數量的陸軍一較高低,當然隻限於陸地,若是平原地區,由騎兵戰術配合作戰,臣的贏麵超過八成。”

一片驚呼,辦事房裏原本端著喝茶的幾名軍機大臣坐不住了,李國樓牛皮吹得也太大了,李鴻章也掛不住麵子,這不是自打耳光嗎?急道:“李國樓,你大話亂講,大清焉能和英國人開戰。”

李國樓尷尬的一笑道:“傅相大人,我哪來二萬新武軍,我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嘛。”

“哦!”眾人夢醒,李國樓在為新武軍造勢,想擴充新武軍,這才大話亂講,也就見怪不怪,大家各顯其能,能否擴編要通過層層審批。就算最後定下新武軍的二萬人的編製,兵部撥下來的銀子,隻夠買大刀長矛的。二萬人馬裏麵,練出四千精兵,這和其他軍隊沒什麼區別。

同治皇帝就在逢迎拍馬中長大,但吹噓比英國軍隊還厲害的軍人,從小到大他也沒碰見過一個。朝堂之上有人說幾句大話,早就被幾名軍機大臣罵得狗血噴頭,說不定連官帽也不保。今日幾名軍機大臣還挺開心,說明李國樓當真可以擔當大任,果真是百勝將軍。同治皇帝心情大悅,大清終於出了一個“衛青”。平時具體事務他不需要做,製定好策略,訓誡幾名軍機大臣,批閱幾份折子就離開軍機處。新人來了,果然有新氣象,同治皇帝不走了,談性正濃,老成持重的穩坐軟榻,儼然道:“李國樓,你的話說得太滿了吧,英國軍隊可是天下第一強軍,我們大清的陸軍才排名世界第六,還是有差距的嘛。”

李國樓神情嚴峻,一副凜然不可侵犯的忠臣模樣,緩緩說道:“微臣不敢欺瞞皇上,英國軍隊的編製已經在臣的掌握之中。我向皇上稟告一下,我所掌握的英國軍隊的情況。”

恭親王掛不住麵子,一直做點頭不倒翁挺不容易的,李國樓竟然搞起情報工作,這不是搶他的功勞嗎?李國樓竟然還藏著一手,不向他彙報工作,致洋務派的集體利益於何地?忍不住插話:“李國樓,你別誤導皇上,報紙上寫的數字,吹噓的成分多,真是的情況少,別紙上談兵。”

看見恭親王打擊李國樓的積極性,同治皇帝不高興了,手臂一揮,喝道:“李國樓,你盡管講,言者無罪。”

差點忘了本,李國樓懷有歉意的瞅眼恭親王,不是他不向主子彙報工作,而是他根本沒這個義務,而且他所掌握的英軍的資料並不是秘密,而是花點心思,就能收集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