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小胖子聶士成(1 / 3)

李國樓不去看軍官們古怪的臉色,繼續說道:“沒有原則的人是無用的人,沒有信念的人是空虛的廢物。三千年以前,越王勾踐忍辱負重,臥薪嚐膽,打敗了強大的吳國,一雪前恥。臥薪嚐膽是老一輩製定的國策,這項既定國策被世人的責罵,讓人挺不起腰杆。老一輩的獻身精神值得我們當代人學習,但到了我們這一代就要奮起反擊了。我們先要做狗,而且是一群瘋狗,先對八國聯軍獻媚,拚命的搖尾巴,這並不可恥,隻要信念不變,總有一天撕碎一切敵人。

兩千多年前的漢朝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因李陵事件下獄,受了宮刑。人世間沒有比這更大的恥辱了,可是他沒有消沉,忍辱含垢,披肝瀝膽,專心著述整整十一年,終於寫成了《史記》那部五十二萬字的鴻篇巨作。這需要多麼大的毅力啊!假如他不是為了‘究天下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恐怕早就自盡身亡了,這就是信念的力量。

我們即將邁入二十世紀,應該比前人有更高的奮鬥目標,更美好的理想,更堅定的信念。我們應該象勾踐、史馬遷那樣,完成時代賦予的使命,肩負起大清的未來。曆史是漫長的,人生是短暫的。同學們,請用堅貞不屈的信念,揚起你們理想的風帆吧,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乘風破浪,一往無前!新武軍一往無前!”

“新武軍一往無前!”校場上的五百多名官兵嘶聲力竭的吼叫,炙熱的目光注視著李國樓,聞名天下的李國樓是他們的師座,曆史賦予他們神聖的使命,等待李國樓的召喚。

一石激起千層浪,李國樓的演講讓讀書人充滿遐想,浮想聯翩,大中華的框架到底是什麼樣子?

李國樓其實在明褒暗諷“老一輩”,把勾踐和史馬遷並列,就是譏笑“老一輩”像受到了的宮刑,都是一幫沒種的鼠輩。而把新武軍提升至國家的高度,野心之大,昭然示人。讓在場的五百名學生兵激情澎湃,漢人的雄起指日可待。李國樓就像是黑夜來臨時的一盞明燈,照亮黑沉沉的夜晚,讓人不再迷茫,更加堅定了跟隨李國樓的信念,新武軍的指導思想,就是大中華理念,有股奮發向上的朝氣,裏麵潛藏著變數,讓人捉摸不透。

聶士成、張佩綸不為所動,他們早已不是第一次聽見李國樓的反動言論,好似李鴻章對於李國樓的這些言論,也沒提出異議。雖然李國樓被李鴻章罵得狗血噴頭,但過後李國樓依然我行我素,驚世駭俗的言論,總會在新武堂引來學子的討論。善變的李國樓在新武軍埋下一顆種子,到底長出怎樣的果實?這些軍官也不敢多嘴,就怕遭來禍事。

接下來是接風酒宴,排隊進入飯堂的李字營軍官,站在飯堂門口,大聲的歌唱:

“中國男兒,中國男兒,要將隻手撐天空。

長江大河,亞洲之東,峨峨昆侖,巍巍長城,天府之國,取多用宏。

黃帝之胄神明種,風虎雲龍,萬國來同,天之驕子吾縱橫!

狼奔虎攻,日暮途窮,眼前生路覓無從!

中國男兒,中國男兒,何不奮勇向前衝!睡獅千年,睡獅千年,一夫振臂萬夫雄。

我有寶刀,慷慨從戎。擊楫中流,泱泱大風,決勝疆場,氣貫長虹。

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黃塵,燕然勒功,至今鮮血猶殷紅!”

一曲唱罷,五百名學子在聶士成帶領下,也一起唱道:

“鞏金甌,承天幬,民物欣鳧藻,喜同袍,清時幸遭。

真熙皞,帝國蒼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兩廂一唱就比出高低,李字營的軍歌嘹亮,清唱都那麼振奮人心,有股朝氣蓬勃的氣勢,連聶士成心裏也知道,接下來新武軍軍歌要向李字營學習。來到大西北打仗,被李國樓壓服,萬幸李國樓要走了,接下來打仗就看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