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回軍逃往金積堡(2 / 3)

巴特爾和成昆等軍官商議之後,立刻派傳令官通知高連升,李字營騎兵也不等主力部隊,由巴特爾率領五百餘李字營騎兵遂急行軍,堵截回民逃竄,一鼓作氣的猛追,終於在延安地區,截獲一萬名逃竄的回民。

其餘一萬餘名回民,逃入山溝溝,李字營騎兵也無能為力,隻能讓四處逃散的回民自生自滅。

清軍主力由驛馬關以出環縣,一由蒲河川以向三叉河,均在黑城子、下馬關會齊,同竄預望城、半角城,金積堡一帶。

前麵於太昌會商所派提督楊世俊、總兵陳義兩軍從荔家堡出發,掃蕩而前,沿途斃賊甚眾,將鎮原縣城收複。

馬德順、黃鼎等率馬步各軍追擊逃往驛馬關、環縣方麵的回軍。午後,馳抵驛馬關,追上回軍後尾,各軍爭先馳擊,追二十裏到黨家腰峴,這裏“山徑逼仄,兩旁溝深數十丈。”

回軍大隊擁塞,急不得前。白彥虎等見勢危急,親督悍黨數百人阻隘死拒。清軍奮勇衝殺,槍轟矛刺,立斃悍賊百餘。

白彥虎等回軍頭領見勢不妙,撥馬先逃,餘眾則紛紛敗逃,人馬自相踐踏,墮落坑塹者無數,清軍追殺五十餘裏,約共殺死回軍數千餘名。又連夜躡蹤窮追,二十五日收複慶陽府城,二十六日追至蔡家廟。

白彥虎率領回軍過環縣,由洪德城一路北走逃入馬化龍的金積堡地區。

清軍追之不及,遂於二十七日收隊回董誌原。

此役,回軍餓死、戰死及墜崖而死者,實不止二、三萬人,騾馬之倒斃、餓斃及被各軍奪獲者約二萬餘匹,抓獲逃難的回民四萬餘人,拾獲軍械無數。

但也有三四萬回民安全抵達金積堡,這些經過長途跋涉的回民,大都身體強健,民族獨立的意誌堅定,讓馬化龍倍添實力,有了繼續割據金積堡的底蘊。不過這些從董誌原逃至金積堡的回民中間,有許多崔偉派遣的臥底,人數超過四千人,超過逃難人數的一成。

其中陳道勤就帶著八百多名回軍成建製的歸入餘彥祿麾下,順理成章的被安排在一處堡壘。零星、單股的臥底更是數不勝數,這些清軍的暗探潛伏在金積堡,等待四帥崔偉的召喚。這是李國樓下的一招棋,讓原本固若金湯的金積堡充滿變數,未來金積堡的回軍也將出現一隻隻蛀蟲。

慶、涇各屬一律肅清回軍、土匪,董誌原固守的回軍也被徐占彪肅清,自此董誌原全部收複。

自陝西回民軍入踞董誌原,當地居民的生命財產、農田窯舍、城堡村落,均遭受了巨大的破壞。

遠近城邑寨堡慘遭殺掠,民靡孑遺千裏荒蕪,彌望白骨黃茅,炊煙斷絕,被禍之慘,實為天下所無。

清軍師行所至,井邑俱荒,水涸草枯,回軍因此而多所死亡,清軍亦因此而艱於追逐。

董誌原居民除在兵亂中被殺、餓死、病死者之外,還有一些逃往陝北途中淪為難民,甚至淪為土匪,無力自救,慘苦至極。

戰亂過後,慶陽一帶杳無人跡,城內荒草成林,骨骸堆積,奇禽猛獸相聚為害。徐占彪先令戰士、民夫斬荊披棘,掇拾屍骨掩埋,城中方可駐紮。

勇陽府城周有山有壑,老百姓可藉以藏匿,董誌原為黃土高原空曠平坦,在清軍來回掃蕩之後,能存活下來的百姓就更少了。其絕戶絕村之數,數不枚舉。

真是千村薜荔人遺失,萬戶蕭疏鬼唱歌。

無論平、慶、涇、涼一帶縱橫數千裏,黃沙白骨,路絕人蹤。隴地荒瘠,人民百不存一矣,野狼最多,夜不敢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