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李鴻章和盛懷宣(2 / 3)

李鴻章打開禮單,掃視一眼,就知道財物值多少錢?價值約有五千兩的古董、玉器、書畫以及一些貴重家具。這是小輩一份心意,李鴻章微微一笑,把禮單擱在案幾上,沒有還給李國樓。

“小樓坐吧!一年多不見,你長結實了嘛。”李鴻章寒暄了幾句,問寒問暖孫子輩的李國樓。

李國樓問候一番叔公家裏人,聊了一會兒家常,神情謙卑,不敢挺起胸膛坐直。

此時李鴻章正值壯年,五十歲不到,長方臉,精氣神十足,三縷黑胡須飄動,正是古代標準畫像中的美男子。李鴻章官運亨通離不開老師曾國藩的賞識,但他比曾國藩更得到朝廷的信任,已經從兩江總督,升遷至直隸總督,位居人臣之首,再往上升遷隻有做漢臣之首“武英殿大學士”的榮譽稱號了。

在大清朝異性封王隻有一個人,那就是乾隆皇帝時期的福康安,為百勝將軍,西藏並入中華版圖最大的功勞者就是福康安。就是從福康安肅清西藏叛亂之後,西藏開始有了大清駐軍,區別於那些稱藩納貢的藩屬國。民間傳說福康安是乾隆皇帝的私生子,乾隆皇帝這才破例違背了“異性不得封王”的祖訓。雖然乾隆沒在福康安生前給他封王(死後追封為嘉勇郡王)但還是破格授予他隻有宗室成員才能獲得的貝勒封號。

乾隆五十六年(1791), 西藏地方遭到廓爾喀大舉入侵,福康安奉命為主帥、海蘭察為副帥統兵萬餘人進藏反擊。次年在藏族人民的支持下直入廓爾喀境內,取得了勝利。

由於廓爾喀入侵,西藏地方各項製度廢弛,弊端種種,暴露無遺。福康安承旨會同駐藏大臣等人,與西藏地方高級官員,共同議定並經中央政府審定頒布了藏族曆史上著名的《欽定藏內善後章程》(二十九條),對西藏地方行政 、宗教、軍事、司法、外事、財稅等一切大權作了明確詳細的規定,大大提高和完善了駐藏大臣的職權,為其後強化中央對地方的領導,鞏固國防,維護社會秩序,發展生產,改善人民生活等作出了重要貢獻。但福康安是曆史上有名的驕縱跋扈將軍,屬於私德虧欠甚多的人。

李鴻章點點頭,對於“孫子”孝敬頗感滿意,用一雙黑得深不見底的瞳仁凝視李國樓一會兒,說道:“小樓,近段時間你混得風生水起,我經常聽見你的名字,連總理府衙門也看見你的上書了,其誌不小啊!連恭親王也親口讚許你了。”

李國樓欠身道:“多謝叔公誇讚,孫兒一定戒驕戒躁,用出色的政績,來回報叔公對孫兒的栽培。”

李國樓豈能不知,他升官這麼快速,恭親王奕訢保送他科舉,還不是因為李鴻章是他叔公。雖然他上書的十一陳條,有些政治主張與李鴻章的主張不符,但總體上講,他依然屬於洋務派,是和李鴻章一係之人。

“嗯······知道就好,看茶!”李鴻章端起茶杯,是要告訴李國樓,他要多聊一會兒,不會立即趕李國樓走。今兒是以家庭禮節相待,均以輩份尊卑稱謂對方。

盛懷宣也在打量李國樓,果真和李鴻章長得很像,一樣的長方臉,細長的眼睛,是一個家族出來的親戚。

“小樓啊,我們平禮相待,不然讓我怪不好意思的。”盛懷宣笑容可掬的看向李國樓,如今他沒有一官半職,比小一輩的李國樓還不如,若論官場規矩,他要給李國樓行大禮,那他怎麼肯呢。

李國樓看向方麵大耳一臉富貴相的盛懷宣,嫣然而笑道:“杏蓀兄盛名在外,小弟久仰了,高山仰止啊。”

“哈哈哈哈!愚兄愧不敢當,現在隻是一介布衣,讓義父丟臉了。”盛懷宣無奈的兩手一攤,心裏的委屈隻有義父李鴻章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