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時分,李國樓來到李鴻章的府邸,給了管叔門包,十兩的銀票遞上去,管叔眼皮眨都不眨一下,說道:“小樓啊,你稍微要等一會兒,中堂大人接見盛懷宣呢,怕是要有一會兒了。”
李國樓一摸鼻子,又遞上一張銀票,微笑道:“管叔,盛叔叔來了,那還有底啊。你幫我瞅空說一聲,叔公若是沒空,我就走了。”
管叔微笑道:“哦,自家人好商量,我進去看一看。”說完管叔轉身跑向院內,還是小跑步姿勢,說明李國樓後麵給的那張銀票數額,讓他有了無窮動力。
盛懷宣字杏蓀,江蘇武進人,秀才出身,同治二年入李鴻章的幕府,這一年,李鴻章帶兵由直隸入陝,協助左宗棠討伐西北的回亂,盛懷宣充任行營文案兼會辦營務處,由此取得功名。盛懷宣及具鑽營能力,拜李鴻章為義父,是李鴻章嫡係裏的嫡係,是一名官商,摟錢的本事無人企及。李鴻章委任唐廷樞和徐潤創辦上海輪船招商局,不久添派盛懷宣充任會辦,從此之後盛懷宣踏足實業界。
輪船招商局,最初為輪船招商公司。由於清政府規定官物運輸必須有此公司優先運輸,所以招商局又了一個穩定的收入,其中由招商局獨家承運的漕米是重中之重。而且自公司成立後大清人都搭乘招商局的船,這又增添了招商局的競爭力。外國的公司為此還大局降價,結果反而深受其害,美國的旗昌公司就因此倒閉。招商局將旗昌公司的輪船及碼頭等一並收購,招商局的實力增強不少。這一經手過程即通過盛懷宣之手,在對招商局貢獻的後麵則是收受回傭,於是遭到了禦史的彈劾。
此時盛懷宣才二十多歲,彈劾之後,沒有官職,閑置在家,跑到義父李鴻章這裏來訴苦,是想通過李鴻章的舉薦重新回到朝堂之上。
李鴻章正在客廳裏和盛懷宣聊得開心,東拉西扯閑談,一時半會兒停不下來。聽到李國樓來了,不由臉色一沉。
對於李國樓這個李氏家族的另類,李鴻章自有一番主張。李國樓留洋歸國,數典忘宗的言行、舉止,讓他看得很不順眼,所以故意冷落了李國樓很長時間,當然小鞋也給李國樓穿了幾回,讓這個孫子輩的親戚在京師官場碰了一鼻子灰。沒想到這個臭小子混進刑部當差,還得到尚書包一同的賞識,戴了一頂九品官帽。這一次李國樓上書給恭親王奕訢,弄了十一陳條。對於李國樓所寫的十一陳條,在總理府衙門討論會上,李鴻章是有的讚同,有的堅決反對,正憋著一肚子火呢,黃毛小子連毛都沒有長齊,就誇誇其談說起國家大事。
旁邊盛懷宣是聽說過李國樓一些事,看見李鴻章臉色不愉,不聲不響,他多機靈,立刻笑道:“義父,你這個孫子李國樓的事情,我早就耳聞熟知,聽說他和他的哥哥一樣,是賺錢高手,事業做得紅紅火火,可否幫我引薦一下。”
李鴻章神色恢複正常,捋須道:“小管,讓小樓進來吧。臭小子還知道來,臉皮倒是挺厚的。杏蓀啊!你們倆倒是挺像的,都是秀才出身,屬於能鑽營那類人。”
盛懷宣有些不好意思,嘿嘿傻笑幾聲,不撈錢怎麼孝敬義父?上門哪能空手而來,他隻是倒黴被人捏住把柄,撞在禦史槍口上。做生意沒有官府撐腰,哪能賺到大錢?做過官辦生意之後,盛懷宣就想撈一個肥缺,仕途複起唯有靠“義父”李鴻章提點。
李國樓進入客廳看見李鴻章穿著便服,立刻以拜見長輩的大禮參拜,一番見禮之後,李國樓抽出禮單,遞了上去。他怕李鴻章生氣,不收禮。所以財物沒有帶來,若是財物抬來,李鴻章不收,以後就難辦了。
李氏家族是個大家族,他尚能入李鴻章法眼,是因為他哥哥姐姐是賺錢能手,孝敬李鴻章的大兒子李經義,所以還在相互走動,那些家鄉的李氏親戚也隻是做個富家翁而已。朝堂之上李鴻章的三個兒子有官職,其中長子李經義(過繼兒子)最受重用,李鴻章直係一脈幾個兄弟都是大官、大商人,其他旁係子弟,沒有傍上李鴻章這棵大樹,李國樓家庭是屬於旁係裏混得好的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