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世戴說道:“前段時間我給旺熱東送過信,雖然他沒有回複,但花蓮鎮戰役的結果,他很快會知道。我想他會認清形勢,會帶領卑東軍在戰場上起義。不過,旺熱東會不會反戈一擊,攻打日軍,我倒是吃不準。這個人是羅惺忪心腹,就算逼不得已歸順大清,也不會做得太絕,我看旺熱東會放過日軍。這是我的拙見,隻供參考。”
劉銘傳麵目變得猙獰,咬牙切齒的說道:“羅土司,若是被你說中,旺熱東這個人不能留,等戰事結束之後,你把他交給我。”
羅世戴一顆紅心向著大清,不忠於大清之人,留著也是禍害,毫不猶豫的說道:“一言為定!我也要看一看旺熱東到底忠於人民,還是會出賣人格?”
李國樓沉凝片刻道:“我想日軍已經不相信卑東軍了,做好了突圍準備。既然是日軍的精銳部隊,就不會輕易投降,還是會選擇突圍。堵是堵不住的,隻要把大炮留下即可。若是旺熱東消滅一部分日軍,還是真心歸順,你們也不要難為他。若是旺熱東陰奉陽違,對日軍懷有感激之情,放過日軍炮兵縱隊,下場注定會很可悲。就看他怎麼做了?”
“嗯,我昨天已經派出信使,旺熱東到底要怎麼做,過二天就知道了。”羅世戴的地位無人撼動,他就是卑東人民的大救星,比李國樓還深入人心。
李國樓看著羅世戴,說道:“羅土司,我現在對你的要求是,約束軍紀,管好你手下人的嘴,言多必失,往事不要再提一句。若是有人犯了忌諱,我隻有揮淚斬馬謖。聽懂了嗎?”
“是!保證做到。”羅世戴騰身而起,向軍帳裏的長官行禮,雄赳赳的離開。有了李國樓的包庇,卑東族人反清大起義,必將泯滅在曆史的塵埃之中。
常勝軍死傷過重,戰死一百二十三名洋人軍官,李國樓遭受兵部的狠批,兵部下令讓常勝軍班師。
軍令不可違,除了重傷員不能回去,四百名常勝軍將士,整裝待發。
李國樓和劉銘傳送別白朗寧、博爾特一行人,受傷的白朗寧躺在擔架上,李國樓、劉銘傳親自抬著擔架,把白朗寧抬上馬車,全軍為常勝軍送行。
白朗寧激動萬分,緊緊抓住李國樓的手,說道:“李總指揮,你還欠我一首詩,現在該給我寫了吧。”
誰說洋人沒有情誼?英國人、法國人為大清征戰疆場,不隻是為了餉銀,真切感人的戰友情積澱似醉人的陳酒。洋人也有好男兒,是一輩子朋友。
李國樓思緒萬千,久久不能平複心情,點頭道:“好!我就給常勝軍賦詩一首。拿筆來!”
李國樓筆走遊龍,書曰:台灣花蓮鎮送別常勝軍,勿忘戰友白朗寧。
《念奴嬌?台灣鎮》
雲波浪卷,乘萬裏,碧海黃沙戰倭奴。
寶島血戰壯國威,水師還我山河。隆上墳塋,血染旗下,排槍祭忠魂。江山依舊,極目滄海無垠。
遙想國恥家恨,嘔心泣血,盼苦盡甘來。
彈雨炮雷烽火天,九頭鳥衝淩霄。獨自傷懷,清風緬故人,滌蕩除妖。展翅昂飛,大鵬追雲逐日。
劉銘傳高聲朗讀詩詞,感歎道:“好一個‘追雲逐日’,虧你想得出。”
白朗寧激動的啜泣,嘴裏念念有詞,沉浸在詩詞的意境之中,咬著牙坐直,硬是向李國樓行一個標準的軍禮。
常勝軍戰士一個勁的抹眼淚,這就是常勝軍戰鬥的真實寫照。
劉銘傳嫉妒的吼道:“李國樓,你還從未送過我一首詩呢?”
李國樓嫣然而笑道:“劉六麻子,可以共勉之嘛。”
劉銘傳嘴裏神神叨叨,發誓要讓李國樓吹捧他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