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天行僧解半玉書(2 / 2)

”大師可否明了其中所指?“禹有點迫切的問。

“其意說天劫就是指女媧補天留的天之痕,而渡劫有緣人指的就是降世的玉麒麟,最重要的就是後半卷玉書,肯定有所示。”天行僧此時緊皺眉頭,有點擔憂的說道。

”神龍仙靈曾囑我命殞時掩屍天寒水幕,會不會與此事有關呢大師?“禹提醒說道。

“我曾聞天寒水幕乃超脫三界的靈域,時光靜止,神龍若費勁心機尋得此地,必有緣由,施主所言有理。”天行僧不動聲色的說道。

“世間竟有此玄妙的地方,天劫之期已不遠,我們該如何呢大師?”禹問道。

”首要任務便是依玉書所示,尋得玉麒麟化身的渡劫有緣人,助其禦龍乘鳳,然後再覓後半卷玉書。“天行僧說道。

”大師所言甚是。“禹說道。

”隻是不知蟄伏的魔界眾首領,是否知此事,若是他們從中作梗,那便棘手了。“天行僧有點擔憂地說道。

”冒昧的問大師,魔界的力量有多恐怖。“禹問道。

”施主有所不知,魔界自古便有三脈,魔塚有魔尊天印,靈域有靈尊淩墨,戮城有聖主古劍晟,此三魔法力高深莫測,若得知再此事聯手,那就大事不妙了。“天行僧憂心忡忡的說道。

”大師可有應對之策?恕在下孤陋寡聞,不知世間正派有哪些可借助的力量?“禹滿心憂慮的追問道。

”當然,魔界雖不容小覷,但正派力量與其也在伯仲之間,天山有天域門,鳳鳴山有天鳳城,還有我師弟的天師洞。“天行僧娓娓道來。

”如此大師得早日知會商議啊,聽聽各位聖人的良計。“禹建議說道。

”甚是,待我再我思量幾日,再作打算,施主以為如何?“天行僧問道。

”大師當該如此,我暫留幾日,或可為大師提點,大師覺得如何?“禹回答後接著問道。

”甚好,為了蒼生,你我二人該互相提點盡心盡力。“天行僧說道。

之後二人交談片刻,天行僧便讓禹去休息,然後再敘。之後天行僧便在冥淵洞口望著遠處細細思索半卷玉書的指引,禦龍乘鳳事半成,禦龍,到底指什麼,乘鳳又指什麼?就在他深思不解之時,突然洞內有絲絲似劍震動的聲音,天行僧突然像意識到什麼了一樣,快步朝洞深處走去,轉過幾個冰壁,眼前出現了一把通體泛著似火焰的劍封在冰壁內,禹不知的是,之所以洞內暖暖的正因此劍。而此時天行僧陷入一段回憶,當初其師佛陀羽化登仙時,告訴他此劍乃上古大神盤古開天辟地的神斧打造而成,鍛造成時伴有一聲龍吟,故名為禦龍,隻是自出世沒有劍魂,一直在此。難道,所謂禦龍指駕馭此神劍,有了思緒,他便眉目有點喜意,也許一切冥冥中自有安排。

翌日,禹與天行僧敘話,禹得知禦龍之謎或已解,頓時興奮不已,又想到神龍仙靈交代必須尋得天行僧才能將天劫之事全盤說出,今天他仿佛真正領會到了其中深意,數日已去,禹覺得使命既成,心又牽掛部落子民,於是欲告別天行僧還鄉,天行僧沒有挽留,但想盡綿薄之力想送禹回羌州,然禹說自己還有答應道坤天師尋其徒告其師命之托,亦想再好好視察體味世間民情,天行僧也沒強求,授其簡單淩空之法和護身之術,便送其至北冥之海盡頭,禹拜別獨行。而天行僧數日後亦啟程尋渡劫有緣人,且與正派同盟商議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