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從修行感悟引申開來(2 / 2)

所以對同齡人來說,上蒼是公平的。當你專注於某件事物的時候,必然會對其它事物有所忽略;當你覺得自己在虛度光陰的時候,其實你也獲得了忙碌之人不可能留意到的感悟——這一切都屬於人生智慧的積累,無分優劣!

隻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所擅長的智慧怎麼去運用起來,去為自己創造價值,而隻是在那裏妄自怨天尤人罷了!

此外,在這裏咱們還對廣為談論的“天賦”一詞做個大致解析——

耐受力、創造力、洞察力、邏輯思維能力等等這些,都屬於“天賦能力”。

人上一萬,形色千百。每個人自一個成熟的胚胎開始,先天的腦域開發方向都是不一樣的。有的這幾樣能力強,有的那幾種能力突出……如此便形成了形形色se的“天賦才能”。

然而,人類族群是經過了無數年的進化演變,才將腦域開發到當代這個程度的。所以說,在同一個年代中,隻要沒有參加過什麼生化實驗,也沒被核輻射所汙染,更沒有被九霄神雷給生劈過……那麼,所有人的腦域開發程度絕對不會有明顯的出入!不可能出現你是50%,我才有45%這種情況。

(當然了,這個還是要將先天發育不完全和疾病影響排除在外)

這種基數相同的情況,則導致了一種必然——如果你某幾樣能力開發得深切,那麼另一些能力必定會弱化很多;而某些看起來笨笨的憨厚之人,說不定人家潛藏著一手驚人的絕活呢!

至於說“全能”之人……祁雲認為自己以往是從沒見到過的,那估計都不能劃分到人類範疇了吧!

或許是……super man?

什麼?你還拿愛因斯坦和福爾摩斯來說事兒?好吧!客官您聽好了——據祁雲所知曉的,這二人至少做不出一手好菜也當不了情聖,更是無法勝任一個有道德、有品味的流氓。就連要他們寫一本《喪屍的仙途》……恐怕也遠沒那個水平吧!

綜上總結起來,也就是說明了一點——作為普普通通的俗世之眾,是沒有什麼聰明與否可言的!

……

俗世之眾皆是如此,那麼修真者呢?

修真者是“逆天”而行的一群特殊生靈。雖然隻是處於天道製約之下的“逆天”,但也是違背天道平衡初衷的,所以無法以常理來度之。他們的智慧差別,應該分為兩點來看——

其一,是從“神魂能力”來說。

這裏為什麼不說“天賦能力”了呢?因為在修真群體中,天賦所指的是:

天生與某種靈氣親近的神魂(靈根)或體質(靈體),天生與天道貼合的神魂(道性)或體質(道體),還有像應璣那樣,仿佛是天道私生子一般的“悟道者”……諸如此類的一些能力才被冠以“天賦”之稱呼。

而之前所說的那種應變力、洞察力、推理力等等,隻能算是神魂的基本能力,而且還經常可以得到增強!

對修真者而言,這種基本能力由於不再限製於“腦域開發程度”,所以其先天效用也越來越小。或者說它們根本就不依賴大腦了,而是會隨著神魂修為提升,從而得到突飛猛進地增強!——至於說大腦也會隨著神魂“被開發”,那也隻是大腦為了與神魂同步,而作出的自我修正。

因此我們可以說,修真者的神魂修為越高,便會越發地“聰明”!尤其是到了祁雲這個層次,看起書來可以同時快翻數百本,推演起來抵得上十台大型計算機同步運算……那又豈止是一個“聰明”可以形容的!

其二,則是人生之中、修行之中的各種感悟。

其實在這點上,修真者跟世俗眾人是大致一樣的——活得越長久,對於世事人情就看得越透徹,對人生的感悟也就越發地醇厚,要不然,人們怎麼經常用“睿智”來稱呼老人呢?

不同的是,修真者的睿智裏還包含有他對“人之道,天之道,天人之道”的經年感悟。

這種智慧與天賦無關,也與那種如電似光的推演能力、縝密複雜的邏輯推理能力、精準敏銳地洞察能力卻是沒有一絲一毫的關聯!它是一種歲歲年年、點點滴滴的沉蘊……

綜上兩點所述,隻有將這二者結合在一起而論,才是屬於修真者的真正“聰明”!

……

而這第二點正是祁雲所匱乏的,這也是任他有如何強勢的天賦、如何卓絕的神魂能力都無法彌補的。

因此,翡青悔一生的記憶感悟,對他來說則更加顯得尤為珍貴了!而他從中能獲得的收益,定然會比他所想象的……還要多得多!

雖然不是立竿見影,卻也能夠惠及一生!

(這章原本隻是一筆帶過,但是實在忍不住,還是做了一些批判……所以便引申得過於開了些,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