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九,戰爭結束(3 / 3)

從******與岡村寧次的互通電文中可悉,當時的日本投降洽降地點是放在浙江玉山的,******要求日本投降代表坐飛機趕到玉山飛機場,投降代表方麵也做出了趕往玉山的準備。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就等中方受降代表和日方投降代表麵對麵坐下來洽談日本投降有關事宜。可在這個節骨眼上卻發生了一件十分緊急的大事,即洽降地點由浙江玉山突然改變到湖南芷江。******收到岡村寧次複電當日就把受降改址一事電告了岡村寧次,並再次強調了日方降使到湖南芷江洽降的注意事項。

本來安排得好好的洽降地點為何要突然改變呢?原來浙江玉山機場飛機場跑道被損壞,已經不能使用了,在這種情況下,洽降地點才突然改變到芷江的,芷江當時有遠東盟軍第二大機場(前進機場,也即現在的芷江機場),所以芷江洽降也由此而來。

日本降使突然提出總部由南京改轉吳淞

經過一段時間的緊張籌備,中日芷江洽降日本投降簽字儀式的一切準備工作基本就緒,隻等9月9日日,本投降的簽字儀式。正當所有的工作安排照計劃進度正常進行時,日本降使主官即駐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突然提出要移住吳淞。理由是以加強日方在吳淞口岸的軍艦船舶管理,好把自己在南京總司令的房子空出來以方便雙方工作聯絡。

岡村寧次這一突如其來的信息讓中方人員感到震驚,最先知道岡村寧次這個內心秘密的不是******,也不是何應欽,而是中國陸軍總部副參謀長冷欣,冷欣當時擔任南京前進指揮所主任,他是在與岡村寧次的談話中獲悉的。

且說吳淞地處上海境內,是一個重要的近港口城市,海上水路交通甚為方便,戰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岡村寧次本來對日本天皇語告天下,宣布無條件投降的事有很大的抵觸情緒,在這樣的關鍵時刻,作為日本駐中國派遣軍司令長官卻想把自己的總部移居吳淞,在南京隻留下日方聯絡員負責投降事宜。此刻,每一個稍微諳事的官兵都清楚,這最後的投降簽字其他人員是無權代簽的。岡村寧次這一招無非就是想把投降簽字的責任推給手下幕僚,以推卸曆史的責任,另一方麵或許還想來個金蟬脫殼,自己轉到吳淞後,暗渡陳倉,伺機逃脫。

這些問題引起了中方官員冷欣的高度警覺,他要求岡村寧次暫緩轉移,待請示何應欽司令再行決定。談話結束後,冷欣隨即稟報還在湖南芷江的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並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分析情況告訴了何。何應欽看到冷欣關於此事的報告後,也警覺到岡村寧次下一步想要做什麼,所以立馬回電,要求岡村寧次及其總司令部不得離開南京。這樣,岡村寧次的心願如陽光下的肥皂泡瞬間破滅了。

香港受降主權突然由中國改為英國

******將一切受降權交由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全權代理後,為處理好芷江洽降事宜,中國陸軍總司令部也由雲南昆明遷移到芷江,何應欽一方麵部署部內其他公務,另一方麵安排全國各地的受降工作。

1945年8月21日,何應欽組織各方麵軍最高長官擬定劃分了15個受降區,每個區都有中方受降主官以及日方投降部隊代表和集中地點。8月26日,當何應欽將此受降區的劃分情況送呈******時,******對此重新作了修改,並核準中國戰區受降區劃分為16個。日方岡村寧次並複電確定了每個受降區的日方投降代表及地點。其中第二個受降區的內容為,“第二方麵軍司令官張發奎,接收廣州、香港、雷州半島、海南島等地。日軍投降代表為第二十三軍司令官田中文一,受降地點在廣州。”從中可悉香港是屬於第二受降區的,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即最後受降簽字時,香港的受降主權被英國占有。香港是中國的領土,中國對香港擁有主權但沒有受降權利,這是曆史上一件很滑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