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過去了,在某些人看來日本成為受害者,美軍成為凶殘成性的征服者和報複者;原子彈的使用是核時代的不正義、不道德的起點。自然,為了支撐這種歪曲,他們必然要故意無視事實或者編造新的材料以證明這種論調。其中最令人吃驚的行經之一,就是否認日軍曾進行過大屠殺。
也許原因就存在於正在進行著的對曆史的歪曲,對我們集體記憶的歪曲。
在戰敗50年後,日本領導人輕率地聲稱他們是受害者,廣島、長崎與南京大屠殺在實質上是一回事!
整整幾代日本人不知道他們的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都幹了些什麼。這可以理解為什麼他們不理解日本為什麼要道歉。
與德國認罪的姿態不同,日本堅持認為它沒幹任何錯事,它的行為是受當時局勢的拖累。這種態度粉碎了任何真正彌合創傷的希望。
隻有記憶才能帶來真正的原諒,而遺忘就可能冒重複曆史的危險。
通過精心策劃的政治和公關活動,日本建議使用“太平洋勝利日”來取代“對日本勝利日”這一術語。他們說,這一術語將會使太平洋戰爭的結束不那麼特別與日本有關。
有些人可能會提出,這些文字能說明什麼呢?對日本勝利--太平洋的勝利--讓我們慶祝一個事件,而不是一個勝利。
我要說,話語就是一切。
慶祝一個事件!類似於慶祝一個商場開業典禮,而不是歡慶戰爭的勝利。這將分裂整個地球。數以千萬計的死者、數以千萬計受到身心傷害的人和更多的人將會不知所措。
這種對語言的攻擊是顛倒曆史、混淆是非的工具。文字或話語可以像任何一種武器一樣具有毀滅性:上是下;奴役是自由;侵略是和平。
在某種程度上,通過抹除精確的描述文字而對我們語言所展開的攻擊,要比過去日本對我們進行的真正的侵略更具有危害性,至少在真正的侵略中,敵人是清楚的,威脅是清楚的。
今天日本巧妙地打起種族主義這張牌,以此來宣示其行為的正義性。日本不是進行罪惡的侵略,而隻是從白人帝國主義中解放受壓迫的亞洲大眾。解放!是的,他們用屠殺“解放”了無辜的亞洲人。我堅信,這無辜的人,他們的家人,他們的後代,永遠也不會欣賞日本崇高的行為。
歐洲到處都是猶太人紀念館,反而亞洲卻是靖國神社,其實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這裏也就不說什麼了,終有一天,中國會讓日本所以人都這麼可憐。
二戰結束後,美國發現蘇聯還是沒有被****,日本也就沒有被放棄,同時也是擔憂中國崛起,所以日本除了挨了兩彈後,就沒有什麼受到懲罰了。
德國被分為了西德和東德,不過於1990年10月3日原德意誌民主共和國(即東德)通過並入德意誌聯邦共和國(即西德)的方式完成德國統一。1990年3月18日東德舉行史上第一次民主選舉之後,東西德立即展開統一談判,最後兩德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占領德國的四國(美、英、法、蘇)達成二加四條約,允許統一之後的德國成為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四個占領國的特權全部取消。1967年7月1號歐洲共同體成立則是實現了歐洲統一。
至於中國?
於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8月14日外蒙古從中國分裂並獨立。外蒙古與內蒙古在二戰之前同屬於中國的一部分,包括現在的蒙古國以及唐努烏梁海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