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件數控加工走刀路線的設計原則
(1)在確定走刀路線時最好畫一張工序簡圖,將己擬定的加工路線畫上去,包括刀具進退路線,這樣可為編程帶來不少方便。走刀路線應保證被加工工件的精度和表麵粗糙度。為保證工件輪廓表麵加工的表麵粗棲度婆求,最終輪廓表麵應安排最後一次走刀連續加工出來。
(2)應盡盆使加工路線最短,減少空行程時間,以提高加工效率,合理選用銑削加工中的順銑或逆銑方式。一般來說,數控機床采用滾珠絲杠,運動間除很小,因此,順銑優點多於逆銑。還要選擇工件加工變形小的加工路線。在一次安裝加工多道工序中,先安排對工件剛性破壞較小的工序。
(3)根據工件的形狀、剛度、加工餘裏、機床係統的剛度等情況,確定循環加工次數,合理設計刀具的切入與切出的方向。采用單向趨近定位方法,避免傳動係統反向間隙而產生的定位誤差。刀具的進退方向及路線要認真考慮,以盡量減少接刀痕跡。另外,在切削過程中,刀具不能與工件輪廓發生幹涉。
(4)在數控銑床上銑削外輪廓零件時,為了保證輪廓表麵質量的要求,減少接刀的痕跡,應設計合理的刀具切入和切出時的進、退刀位置一般采用立銑刀側刃切削,設計進給路線時應沿外輪廓的沿長線切向切入,盡量避免沿零件輪廓法向切入和進給中途停頓,盡童不要在連續的輪廓中安排切入和切出或換刀及停頓,以免因切削力突然變化而造成彈性變形,致使光滑連續輪廓上產生表麵劃傷、形狀突變或滯留刀痕等。
(5)銑削封閉內輪廓表麵零件時也要注意刀具切入和切出時的運動軌跡。為了提高加工精度和減少表麵粗糙度,在銑削封閉的內輪廓時,因刀具切入、切出不允許外延,此時刀具的切入和切出點盡量選在內輪廓曲線兩幾何元素的交點處或者以圓弧切向進刀。
(6)用圓弧插補銑削整圓時,當整圓加工完畢後,不要在切點處直接退刀,要讓刀具最好沿切線方向多運動一段距離,以免取消刀具補償時,刀具與工件表麵發生碰撞,造成工件報廢。同樣銑削內圓時也要遵守切向切入的原則,以提高內孔表麵的加工精度及表麵質量。
(7)在銑削圓弧與直線的連接處,可能由於刀具的原因會產生“欠切”現象,這時在設計進給路線時,須選用直徑較小的刀具,采用補加工的方式消除欠切現象。同樣,在空載運行過快和高速進給的輪廓加工中,由於工藝係統的慣性容易出現過切現象。那麼在加工過程中,采用先快後慢的進給方式,特別是拐角處應通過進給修調的方式,選擇變化的進給速度進行加工。
數控加工的效率與質量極大地取決於加工工藝決策和切削參數的合理選擇。數控加工工藝決策與切削參數規範化的研究是數控加工走向智能化、實用化和標準化的重要標誌。現代數控加工與傳統加工技術相比,無論在加工工藝,加工的自動控製,還是在加工設備與工裝等諸多方麵均有所不同。用數控機床加工零件比用普通機床加工零件更應重視加工之前的工藝分析,因此走刀路線的設計也顯得尤為重要,文章對此了一些粗淺的探討,以期能對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