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宴會比武(2 / 2)

邊境無重兵,僅僅是指陸軍,而水師則沒有這個規定。見高麗、日本、遼國都購買了戰船。交趾與占城也希望大宋能解除他們不能訓練水師的禁令。為了取得各國一致,大宋同意了交趾與占城能組建水師,不過在規模上作出了限製。

遼國也有水師,但是他們的水師都是近海水師,僅僅是用來防備大宋的。大宋水師戰力,讓他們感覺到了巨大的威脅。為了,遼國急需要訓練一支遠洋水師。不過,遼國的造船工藝和大宋根本沒有辦法比,隻能向大宋訂購。

耶律洪基能夠前來會盟,重要的不僅僅遼國國內的矛盾,還有軍事部署的調整。大宋隨時可以從沿海向遼國派兵,遼國部署在析津府與大同府的用來防備大宋的九十多萬州兵根本沒有用武之地。因為大宋水師可以直接打到遼國的後方。

一切規則的元規則是暴力原則,如果不是大宋在這幾年當中,致力於軍事改革,改變軍製,加強訓練,發展軍事手工業,兵器戰甲犀利,新式武器戰力強大。無論是西夏,還是遼國,或是其它各國,都感到了危險。否則,根本就不會有這次會盟。

西夏、大理、交趾、占城,因為大宋的威脅,急需要拓展國土縱深。沒有大宋的威脅,西夏吞並黑汗和高昌的決心也就不會那麼強。對抗大宋,不現實,以前大宋弱的時候,他們都打不進來。現在大宋不僅強了,還讓西夏承擔不起戰爭的代價。一旦戰爭燃起,貿易中斷,歲幣沒有,那西夏國內還不變了天。

日本國王白河見耶律洪基諷刺他,大聲叫道:“一群遊牧的土著自然是什麼都不懂!”

“你。”耶律洪基大怒。他身邊的侍衛立馬拔刀指向白河天皇。

白河天皇的侍衛怎麼會膽怯,也拔出橫刀,與耶律洪基的親衛對峙起來。鶯歌燕舞的宴會頓時變得鴉雀無聲,沒有想到好端端的宴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哈哈哈。既然是歌舞的衝突,那麼也應該是文鬥。都把刀收起來。”趙頊大笑道。

“熙寧此話有理,大宋歌舞不好,日本拿出好的來呀?不然自吹自擂,徒增笑話。”耶律洪基擺了擺手說道。

見耶律洪基擺手,他的親衛都把刀手裏起來。耶律洪基此時酒也醒了一點,知道這件事,該是趙頊向日本天皇發難。

耶律洪基的親衛把刀收起來後,白河天皇的武士也在白河天皇的示意下把刀都收了起來。白河天皇開口說道:“日本,無論是歌舞,武學,還是工藝,都源於大唐正宗。除了詩詞之外,日本不輸大宋。這幾年,大宋日益強大,各種工藝技術發展極快,武備強大。然而,無論是歌舞,還是武學卻日益萎靡不振,毫無生機。日本歌伎不曾帶來,今日就讓諸位見識見識源於大唐正宗的唐手道。”

白河天皇所說的都是實在話。大宋情、色業發達,武功不彰,歌舞不似大唐那般豪邁,充滿了軍旅氣息,而是非常輕佻,可以說是豔、舞。論工藝技術,日本軍工非常發達,日本的三酮橫刀原本在大宋非常受武人的喜愛。論武學,雖然騎馬射箭擊劍等也是儒家的必修課,卻沒有作一首膾炙人口的詩詞更讓人推崇,在崇文抑武的環境下,武學也走了下坡路。

因為這些,在曆史上的宋朝,雖然與日本交流比起唐朝來說更為廣泛,但是沒有聽說過日本大量向宋朝派遣遣宋使。直到趙頊穿越而來,鼓勵工商業,大宋的工藝品傾銷日本,大宋的商船湧入日本,大宋的水師在東海縱橫。日本才送來了億貫禮單,開始向大宋學習,不僅僅是派遣學子前來大宋學習,還派遣文武官員來大宋四大學府進修。

白河所說的這些情況,趙頊都清楚。唐手道,指的是唐朝的武術,是大唐武士在征戰中總結出來的一套格鬥的技術。傳入日本後,被稱為空手道,傳入朝鮮後,被稱為跆拳道。在中國則稱為白鶴掌,是道家的一套內家拳法。

趙頊雖然知道這些,但是這個時候,是不能丟了麵子的。

“好,好。我也加個彩頭。李向安,在樓前的廣場上搭建擂台。今日就要看看,哪國武學最精湛。比武勝出者,賞錢三千貫。”趙頊吩咐道。

趙頊特別喜歡懸賞,四大學府吸納有獨特工藝的工匠,這個製度,就是一種懸賞。進入四大學府,就是鯉魚躍龍門,這個長期的懸賞政策,讓大宋民間的優秀的工藝技術,家傳手藝都冒了除了。重賞之下,才能出勇夫,不僅僅適合於打擂台。

宴會沒有結束,而是全部移到了天下第一樓之前的廣場上。三千多聯防軍,一千多衙役,加上李家的家丁。擂台很快就搭好了,宴席也都安排好了。

日本白河天皇,讓他身邊的一個武士在擂台上先表演了幾招。隨後,看向趙頊和耶律洪基,意思是:該你們派人上去挑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