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宴會比武(1 / 2)

這次會盟,給現在停滯不前的大宋各個作坊打了雞血,上億貫的訂單飄到了各個作坊。兵器戰甲的出售,拯救了大宋現在衰弱的軍工業。突火槍格外受歡迎,特別是大理、交趾、占城,都訂購了很多,一共有五十多萬支。這個突火槍是軍中的,比起大宋百姓使用的要好。正是突火槍的采購,他們僅僅用了三年時間,就平定了蒲甘,真臘。

開荒開礦修路,對霹靂彈的訂購就更多了。加上各國自己也要儲備一下,留作軍事用途,霹靂彈出售量甚至超過了突火槍。當然和突火槍子巢的出售量是沒有辦法比的。

各國既沒有技術,也沒有人才,更沒有地方生產霹靂彈等。即使是生產了出來,價格比起大宋的來說,不知道要貴多少倍,還不如向大宋訂購。

趙頊沒有想到這次會盟這麼成功,連做夢都笑了。說實話,他做夢也沒有想到,中華帝國這個屬於後世的詞彙竟然會從耶律洪基嘴裏冒出來。中華帝國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華夏的統一,雖說這個統一不能和大一統相對比,但至少比春秋戰國強。有了一個統一的中華帝國,以後即便各成員國發生戰爭,也是內戰了。

接下來的十年,宋商大量向商盟櫃枋大量貸款,湧入各國,開起來了礦場,當起了農場主。為了實現種植業與畜牧業的互補。在耶律洪基把草原遊牧民都變成了礦工之後,草原之上開始出現大大小小的城池,所有的城池都是采礦業為中心興建起來的。大宋第一巨商李戰馬派出大量人員前往草原建起了一個個的養馬場,不是遊牧,而是畜牧。除了李戰馬,其它馬商也不甘落後。草原之上遍布養馬場,成了以采礦業為中心的城池的轉運站。

草原畜牧業的發展,不僅給遼國,同樣給大宋帶來了大量的畜力,實現了農牧業的互補。趙頊當然不會把牧業寄托給遼國,寄托給草原。

除了要遷出黃河兩岸大部分的居民,恢複黃河兩岸的植被,畜牧種草,興建養馬場之外。在大宋其它地區,也興建了大量的養牛場,蓄養耕牛。對於澳州的開發也沒有放鬆。按趙頊的要求,以後大宋的銅鐵礦石、牛羊馬都將來自金州和澳州。

除了各國與大宋的盟約之外,各國之間也簽訂了盟約,為了防止宋遼兩元製地左右帝國,其它成員國之間也團結起來,消除商貿隔閡。

會盟結束之後,當晚,趙頊提議舉行聯合晚會,慶賀華夏會盟成功結束,慶賀中華帝國成立。

中華帝國的成立,在第二天就在各個坊報頭條刊登,邸報也大力宣傳這次會盟的成功。有的作坊,已經找到政事堂,要承包中華帝國萬字龍旗的製作。

趙頊的提議得到各國君主的讚同,當晚,在天下第一樓,便是一番鶯歌燕舞。各國參與會盟的兩百多人,大宋的巨商名流都參加這次聯歡晚會。大宋的政府官員們是沒有辦法來了,因為春耕正在緊張地進行著。

“白河天皇,來。喝。先幹了。”趙頊給一個個君主們敬酒。

“來。喝。”白河天皇笑著說道。

大宋的皇帝給他們敬酒,放在以前,這是不敢相信的事情。

“宋日兩國,隔海相望,自太宗起便交流廣泛。願宋日兩國精誠合作,共同譜寫中華帝國盛世之歌。”趙頊喝完,高興地說道。

“盛世之歌,還是唐朝的好呀。這大宋的歌舞,雖然讓人沉醉,但是卻過於萎靡。有“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頹廢之感。”白河天皇矮胖的身子顯然喝的有點多,竟然大放厥詞。

耶律洪基最討厭日本矮子,毫無諱忌開口說道:“日本蠻荒之國,也懂歌舞?”

遼國雖然和宋國一樣是大國,在中華帝國各成員國中與宋國並駕齊驅。然而,除了西夏、高麗因為國土與遼國接壤,倒是要給耶律洪基一些麵子,在耶律洪基麵前顯得很恭敬。然而,日本、大理、交趾、占城、三佛齊這幾個國家,除了希望能遼國能抗住大宋,免得大宋對他們用兵之外,談不上對耶律洪基多麼恭敬。

日本甚至將遼國視為蠻夷之國。遼國軍事力量雖強,卻缺乏文化影響力。其實白河天皇大放厥詞,發怒的應該是趙頊才對,畢竟白河天皇侮辱了大宋的歌舞文化,有蔑視大宋過於萎靡的意思。奈何耶律洪基是個宋迷,好漢文化,喜歡宋朝的歌舞,不等趙頊說什麼,借著酒意反擊日本天皇。

不論是大宋對各國,還是各國對大宋,都有一定的了解。可是,遼國除了西夏高麗大宋這三個領土接壤的國家頗為了解之外,對其它各國相對比較陌生。其它各國除了知道遼國有強大的鐵騎,武力強大之外,對遼國也相當陌生。

各國雖然簽署了盟約,但是不代表以前的戰略思維就此改變。遼國一次性從大宋購買了一千艘戰船後,讓高麗日本都緊張起來。遼國購買戰船,讓高麗頗為緊張。由此高麗也向大宋購買了一千艘戰船。日本則更為瘋狂,一次性購買了三千艘戰船,還高價聘請了衛國學府的院士幫助他們練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