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養麵首怎麼了?又不是不戴套?”李佩玲瞪了趙頊一眼,見趙頊大囧,又忙說道:“好了,好了,不會的,最多定時回皇宮和姐妹們玩玩。”
趙頊心裏那個滴汗呀。溫飽思淫、欲,加上這些後宮女人們,無所事事,不空曠得難受是不可能的。不過,清規戒律多,已經結婚的女人在外亂搞,那是要浸豬籠,甚至處死的。她們畢竟不是自己當家,不能和外麵的女主一般。
說到這裏,宋朝也很矛盾,雖然很開放,但是成家之後,還是那麼開放的話,那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不像後世,搞個婚外戀沒啥的,在宋朝搞婚外戀,隻有戶主可以,其它人如果亂搞是要處死的,非常殘酷。所謂戶主,就是一家之主,不分男女。那些女商人女地主也是戶主,而跟她們成親的男人不是。這種情況演化到後世就做入贅。
宋朝色、情業發達,成人保健用品不比後世少,李佩玲說的回皇宮和姐妹們玩玩,在宋朝一夫多妻的情況下,是很流行的。宋朝這個也不叫一夫多妻,妻子隻有一個,夫人之類的都是妾室。戶主增加家裏夫人的數量,是要經過妻子同意的,不同意,私自增加,便是犯法了。因為這樣的事情,鬧離婚的,在宋朝可有不少。
鬧離婚,雖然有不少,但是在宋朝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不是明清時期那般,一紙休書,就可以把妻子休掉。宋朝離婚,財產的分割是主要問題。一旦離婚,女人們可以把自己帶來的豐厚的嫁妝都帶走,還有成親之後擁有的財產都要帶走大半。
宋朝的結婚,除了人結婚,還有兩筆財富的結合。人離婚,財富自然也要分離。
在宋朝,離婚後,要想再結婚,那就難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這一點和後世不一樣,後世也講究離婚家庭財產分割,但是女人嫁過來,除了要巨額的彩禮外,是不會有什麼嫁妝帶過來的,所謂嫁妝,其實也是從彩禮錢中拿一丁點出來置辦而已。後世的女人們利用這點,騙婚的可不少。因此引出的官司,多不勝數。
“聖上,待會兒不如一起過去吧!聖上可有段時間沒有向兩宮請安了。”向皇後說道。
趙頊無聊地陪著老婆們給孩子們喂完飯後,孩子們交給了婢女,一起到慶壽宮去了。
來到慶壽宮,發現了高太後也在,昌王妃也在。趙頊向兩宮行禮之後,昌王妃便向趙頊行禮道:“弟媳見過聖上。”
“顥弟都忙些什麼?你也是來陪聖母娘娘打馬吊?”趙頊隨便問了一句。
“昌王他和其它宗室一樣,開了一個作坊,今天一早就帶著幾個人去忙了。”昌王妃膽怯地說道。
“開作坊了,開了個什麼作坊?”趙頊接著問道。
“刺繡。生意還算好。過段時間,有了錢,就可以在外建王府了。”昌王妃急切地說道。
昌王雖然住在東宮,但東宮總是要讓出來的,畢竟皇子們會長大。當了一次偽帝之後,昌王對皇太弟的位子是沒有奢望了,現在宗室的供養費用少,隻能想著多賺一點錢,自立門戶,免得待在皇宮,有種寄人籬下的感覺。
“官家還有空來看我這個老太婆了?”曹太後不高興地說道。
曹太後,總算是主動和趙頊說話了,自從皇室宗親遷徙到上京之後,趙頊就沒有再軟禁趙顥。趙頊終究沒有犯糊塗,沒有暗害自己的兄弟。曹太後、高太後,知道趙顥的命算是保住了,也就放心了下來。
“聖母娘娘恕罪,孫兒實在太忙了。遷都之事,比較多。”趙頊半跪在曹太後身邊,笑嘻嘻地說道。
“太子的事情,可有什麼考慮?申兒三歲了,長得眉清目秀的,很像官家,不若立為太子。”曹太後嚐試著問道。
“官家總是在外奔波,國無儲君,會出事情的。”一旁高太後同樣說道。
“幾個皇兒年紀還小,我還年輕,不會有什麼事情的。聖母娘娘、太母娘娘放心。”趙頊辯解道。
“不小了。立儲君而已。”曹太後瞪了趙頊一眼。
曹太後不明白趙頊的意思,心想:“年長的也不是沒有,你有兩個弟弟呢?可是你立了嗎?”
“官家,早立儲君,國之大幸。”高太後一旁幫襯著說道。
“顥弟這段時間的表現,讓我很滿意,政事堂大選過後,我會親自冊封他為皇太弟,攝政王,真正成為東宮之主。”趙頊淡然說道。
“官家,你還不放過你弟弟嗎?”高太後被趙頊的決定嚇哭了。
本來以為那件偽帝之事過去了,沒有想到趙頊又把這件事連帶了出來。曹太後、高太後,都不是那種不懂政治的女人,心裏琢磨著:趙頊是不是要徹底把昌王一係的人拉出來,連根拔起,為自己的兒子開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