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的大殿前擺著一座兩丈多高的石牆,上麵是雕繪的世界地圖。就在這世界地圖之下,大宋朝的全體大臣將士一齊揚起右臂行禮,“聖上萬歲!宰相萬歲!書城令萬歲!”趙頊微微向主持這次大典的王安禮點了點頭。
“大宋朝,遷都大典,開始!”
頓時,整個上京都轟鳴了起來。那不是絲竹琴弦之音,也不是黃鍾大呂之聲,那是一陣陣的炮聲。禮炮在熙寧四年,趙頊出征交趾時就用過,是墨家巨子童文江的發明。現在,製造得更好,更有氣勢。整個上京好像就遭到了炮轟一般!這個氣勢,讓所有人都心神沸騰起來!
“皇帝昭告天下臣民!”
禮炮過後,趙頊展開一軸聖旨,激越渾厚的嗓音在廣場上回蕩著,“昊昊上天,冥冥大地,大宋朝野臣民:遷都上京新城,乃我大宋百年以來第一盛典!僅僅四年,大宋順天應人,力行變法,推行五大法令,最終擺脫了國窮民困之局麵,成就了熙寧盛世!茲此昭告,天地人神共鑒!”
趙頊的話一說完,全場爆發出驚天動地般的呼喊:“大宋萬歲!”“新法萬歲!”
“聖旨下!”李向安走向前去,高聲叫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人心昭昭,天地悠悠。大宋能有今日之盛舉,盡皆政事堂之功!朕特此詔告天下,自遷都大典之後,召開大選!軍國大事,盡委政事堂!”
話音落點,全場頓然失聲。這份詔書想說什麼?從此以後大宋擺脫了君明則國強,君暗則國弱的興衰更替!從此之後,大宋不再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而是天下所有的讀書人共治天下!
在此時的教育製度之下,每一個孩子都會成為讀書人,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進入四大學府,從而決定大宋未來的國運!
短暫的失聲過後,全場沸騰,“新法萬歲!”“大選萬歲!”
接著,立刻由政事堂宰相王安石宣讀了政事堂政令:“四大學府並四大學府分府,於大年初十,召開大選,重組政事堂。”
簡短的政事堂政令一讀完,全場再次歡呼起來:“宰相萬歲!”“書城令萬歲!”
趙頊的眼睛濕潤了,王安石的眼睛濕潤了,司馬光的眼睛濕潤了。趙頊是看到自己終於改變了宋朝,終於確立了君主立憲般的政治體製而興奮不已。王安石則看到了未來的十年,天下大治的十年,為大宋掃平天下一統華夏奠定基礎的十年。司馬光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放下了,大宋終於走出了暴力政治,走出了君主政治,重新走回了靠筆杆子說話的政治模式,走回了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軌道。
內侍黃門張若水走來輕聲稟報:聖上,九國君主親來慶賀。”
如果是往日,各國最多派遣特使前來,但是,政事堂大選之後,各國會在大宋第一樓會盟。這個會盟必然是是各國君主親至,正好趕上大宋的遷都大典,親來慶賀也是順帶著的。不過,按禮製,各國君主應當不會親來慶賀才是。原來,一直愛好漢文化,說來世願做宋人的遼主耶律洪基聽到外麵的熱鬧,也想來看看。宋遼是兄弟之邦,在國家地位上,也隻有遼國能與大宋並肩。耶律洪基帶了頭,其它各國君主也就不可能不來了。
國力就是一切,各國君主雖然聯袂而來,但卻有先後順序。遼主耶律洪基自然是第一位,緊隨其後的分別是西夏國主李秉常、大理國王段廉義,交趾越國國王李乾德,高麗國王王運,日本國王白河,三佛齊國王占卑,還有青唐吐蕃國王董氈,黃頭回紇國王藥羅葛歸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