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審時度勢一直商人的優良傳統,或許你應該放棄你使節的身份,專心做一個商人。”趙頊好笑地說道。
朱羅國有一千五百萬人口,地大人多,繁榮富強。此次出動十萬水師東征三佛齊,可見其實力,趙頊還沒有狂妄到要滅亡這樣的一個大國。大宋有這個能力,倒不如滅亡西夏、滅亡北遼,一統華夏來得實在。
“小臣,其實是一個大宋商人。”蒲元乙解釋道。
蒲元乙是一個多重國籍的人,他是祖籍綠衣大食沒有錯,但他很聰明地取得了整個海上絲綢之路上各個國家的國籍,在各個國家都有他的產業。這個時代不像後世,對於國籍要求很嚴。
“大宋商人。嗬嗬,等你把大食櫃枋改為大宋櫃枋再說吧!”趙頊笑嗬嗬地說道。
“聖上,石寶、萬兵求見。”一名鐵臂衛輕聲稟告給了李向安,李向安轉而稟告趙頊。
“他們有完沒完。讓他們進來吧!”趙頊搖頭說道。
石寶、萬兵兩人見禮,趙頊不耐煩地揮了揮手,意思是讓他們有什麼事情趕快說。
“聖上,這是明王命令末將轉交給聖上的。”石寶說道,遞上了一個奏本。
趙頊楞了一下,說道:“明王什麼時候給你的?”
“在明王決定歸降聖上的那一天。”石寶回答道。
趙頊打開奏本快速地瀏覽起來,仿佛又看到了一個新世界。這個奏本是劉奇在來大宋之前寫的,後來交到了石寶手中。若是趙頊決定西征,他們明教願意做前驅,招降青唐吐蕃和黃頭回紇。
就在剛才,被打昏的劉奇,吩咐石寶,現在就把這個奏本給趙頊。意思很簡單,感謝趙頊的不殺之恩。他們從趙頊身上看到了一個強悍的誌向遠大的君主的影子。
趙頊在一些重大事情上的果斷與遠慮,讓劉奇很欽佩。趙頊能夠用人不疑,將大宋托付給王安石,這是一個英明之主才有的膽略。
對於泉州事件的處理結果,他們也很滿意。畢竟趙頊沒有徹底向天方教妥協,沒有為了大食人的奉承與泉州的關稅而喪失判斷能力。
劉奇雖然被打昏了,但是也真的被打醒了。他終於明白,大宋雖然一直沒有采用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對外擴張,但是大宋的影響力正在瘋狂地擴張著。這是大規模對外進行軍事擴張的前奏,而這隻需要再等待一個十年,等王安石大治天下之後,大宋國力充盈,後力不斷。
大宋看似沒有對外擴張,事實上,周邊國家已經被趙頊綁在了大宋對外擴張的戰車上,這從西夏大舉西征就可以看得出來。西夏要向大宋要錢糧,隻能西征。而大宋國力蒸蒸日上,西夏在大宋這邊已經討不到好處,必須要到西方去尋找國家的未來。交趾和西夏的處境幾乎是一樣的。
“朕知道了,等明王傷好後,讓明王回光明頂,讓他放手去做。朕會讓政事堂配合他的。”趙頊心情很激動。
趙頊猶記得,在宋哲宗時期,儒將章楶的確是掃平了青唐吐蕃和黃頭回紇,在西夏之南開拓了一條絲綢之路。沒過幾年,方臘便在東南掀起了大規模的叛亂,幾乎動搖了北宋的統治基礎。不知道方臘的叛亂與章楶掃平青唐與黃頭回紇有沒有關係?
方臘被剿滅沒有幾年,金國崛起,滅亡了北遼與北宋,青唐吐蕃與黃頭回紇又歸並到了吐蕃諸部落的序列中去了。北遼被滅後,契丹貴族裹挾草原諸部吞並了高昌回紇與黑汗,建立了西遼,而大漠草原被蒙古各部落占據。華夏大地的各政權版圖重新改寫,直到蒙古強勢崛起。
如果現在能兼並青唐吐蕃與黃頭回紇,大宋在西域就有了威懾力,就有了左右西域格局的能力。那麼大宋要遠征西域,打通陸上絲綢之路,也不需要完全靠西夏了。這個奏本讓趙頊非常興奮!
趙頊不知道的是,流求國肖一遠投降大宋以後,因為流求一係中有女真族將領,大宋與女真部落的關係得到了加強,穿過朝鮮海峽和日本海的商船不斷,女真部落已經在崛起。
曆史上一個小小的改變,就會影響到整個曆史的進程。趙頊不知道自己已經給這個時代帶來非常大的變化。
“末將遵旨。”石寶拱手說道。
“聖上,那三條禁令,具體內容應該怎麼擬定?微臣懇請聖上明示。”見石寶說完,萬兵拱手請求道,說得非常小心。
“三條禁令當然是在公共場合推行,難道還要查到人家家裏去嗎?天方教要傳教,朕不阻攔,但是在公共場合,不能拿他們的教義說事,也不能進行宗教儀式。他們要做的是學會遵從大宋的風俗習慣,而不是大宋尊重他們的風俗。至於在他們自己家裏,他們愛幹什麼幹什麼。所有的宗教在大宋律法之下,一定要做到一視同仁,不可偏向任何一家。對天方教,也要采用佛道兩家的辦法,凡是不懂天方教經文的人,去天方教禮拜堂朝拜可以,但不承認他們是天方教徒。”趙頊一口氣說了一個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