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風雲汴京(2 / 3)

廢役法仍在實行中,沒有作任何改動,也就沒有給普通百姓帶來驚慌,隻是這商業比之變法的一段時間要衰退了許多。不過,對於汴京來說,還是慘淡一些好。變法之後,貨物流動加快,隻依靠汴河等幾條漕運河,實在太過擁擠,使得汴京總是亂糟糟的。現在反而好了一些。

百姓們議論最多的便是太行山有股土匪,最近猖狂得很,新官家調集龍衛軍圍剿,礙於地勢險要,一直沒有剿滅土匪。百姓們所談論的這股土匪,便是李家馬場的火騎兵。在崇政殿,新帝趙顥和他政事堂的大臣們也為這件事情憂心不已。

“北遼、西夏,是否承認朕登基大寶?”趙顥焦急地問道。

“使者已經派過去了,兩國尚未回複。聖上擔心應該是吳王,隻要他承認了,西夏、北遼不關大局。”文彥博回答道。

“說得簡單,帝位被奪,皇兄豈能善罷甘休?”因為害怕,趙顥有點歇斯底裏了。

“聖上,吳王雖然殘暴、不尊祖製、任意妄行,卻並非莽撞之人。西夏、北遼虎視在外,大宋國庫空虛,為了大宋江山,吳王不會輕舉妄動的。隻有遣派一個能辯之人,曉以利害,吳王會承認現實的。到時,聖上再將瓊州賜予吳王,也可了卻一番兄弟情義。”文彥博分析道。

“聖上,範純仁回來了。”內侍黃門張若水稟告道。

“快點讓他進來。”趙顥急躁地說道。

“聖上,微臣無能,第六鎮水師幾乎全軍覆沒,吳王可能已經回瓊州了。”範純仁頹廢地說道。

“聖上,你?你派水師攻擊吳王?”文彥博吃驚地問道。

“天下豈容二主?吳王不死,大宋不寧。五代之時,天下抄戈,莫不是爭奪帝位!”範純仁反擊道。

“聖上,他始終是你的兄長呀?這讓天下臣民怎麼看待聖上?”文彥博不理會範純仁,聲音微微震顫。

“為大宋江山計,吳王不能不死。難道我們就坐看吳王徒手將大宋江山讓給商人,讓給那些徙配之徒?吳王變法,天下紛紛攘攘。百姓慘遭商人奴役,遠離故土,顛簸他鄉。讀書人不讀聖人之書,卻要去讀那些雜書,去給商人做工匠。稍有懈怠,便遭吳王殘害。這些難道你們都沒有看到嗎?”範純仁痛斥趙頊的變法措施。

“好了,不要再吵了。”趙顥按摩著太陽穴,見兩人不再說話,又接著問道:“李家馬場那邊情況怎麼樣了?”

“李家馬場的火騎兵多是商人子弟,又是由吳王親自訓練過的,驍勇異常,連敗龍衛軍三場,現在還牢牢地守著李家馬場。龍衛軍隻能圍困了。”文彥博回答道。

“看吧,吳王什麼時候相信過政事堂,火騎兵由他的心腹把持,糧草軍餉不用朝廷提供,官職升調不用通過政事堂,這完全是吳王私軍,不屬於大宋軍隊序列。等他再練幾撥火騎兵,把大宋所有的軍隊都控製了,那大宋就成了商人和武夫的了。”範純仁一臉不甘地說道。

“司馬卿家,你怎麼看?”趙顥詢問一旁不說話的司馬光。

“微臣早就說過,派兵攻打吳王實乃下策,此事恐難善了。吳王妃憑借一身武藝,竟然逃出了皇宮,在李家馬場起兵,這也沒有預料到。吳王變法不可全盤否定,便說軍製和政事堂製度,便知吳王胸襟。若不是吳王變法,多依賴商人,導致商人坑害百姓,微臣實在不願看到現在的局麵。如今局麵已亂,微臣心亂如麻,已無方略。為大宋江山計,聖上可遞書信於吳王,再派出能辯之人,勸說吳王。否則後果,不可預料。”司馬光沉痛地說道。

“都圍困了那麼久,小小的李家馬場難道就有那麼多存糧?”趙顥聽到司馬光之言,心裏不爽。

“微臣去過李家馬場。在李家馬場之下,還有個地下河城,光是捕撈的草魚便能供應起一萬火騎兵,況且還囤積了大量的糧草和藥材。”司馬光無奈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