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朕要研究交趾占城的地形,除了水師之外,騎兵都是各自訓練。訓練期間都是不準走出駐地的。”趙頊解釋道。
“可是你們的火騎兵怎麼可以到城外山裏去跑馬練兵,而我們隻能待在駐地?”涅魯古不服氣地說道。
“朕對你們的軍紀不是很了解。火騎兵軍紀嚴明,即使在外練兵,也不會騷擾百姓。你們可做得到?”趙頊對西夏北遼的士兵很不放心。
“我們也是一支軍紀嚴明的鐵軍,怎麼可能做不到?請熙寧皇帝陛下一視同仁!”涅魯古不服氣地說道。
“好吧。朕已經好幾天沒有跑馬射箭了,今天朕就帶你們去山裏打獵練兵。你們快去集合士兵吧。”趙頊意氣風發,也有心思西夏北遼看看大宋騎兵的戰力。
“是。末將遵旨。”仁多零丁和涅魯古齊聲說道。
大約十五分鍾後,趙頊換上了騎兵裝。帶領五千火騎兵和西夏北遼兩千騎兵,走出聯防軍駐地,向城外的瓊山飛馳而去。
“誰能第一個跑到瓊山腳下,賞錢五百貫。”出了瓊州城,趙頊高興地喊了起來,率先疾馳而去。趙頊有意讓七千騎兵比試比試騎術,和遼兵夏兵較較勁。
聽到皇帝有賞賜,七千騎兵士卒,紛紛揚鞭,策馬狂奔。三支騎兵各有特色,宋騎迅捷,夏騎高大,遼騎耐久。
火騎兵的戰馬是李家馬場引進阿拉伯馬種特別培育的,是雜交馬,身上一般有五種顏色,身高在一米六左右。戰馬的綜合素質比較好,通人性,奔跑速度較快。
夏兵的戰馬大都是大宛馬和河曲馬,戰馬健壯,身高達到了一米八。高大的戰馬讓西夏騎兵顯得格外雄壯。但西夏兵都是重騎兵,戰馬衝擊力很強,但速度不快。
遼兵的戰馬是草原上的大漠馬,後世稱為蒙古馬,戰馬嬌小,身高隻有一米三的樣子。雖然看起來不怎麼樣,但是十分地能吃苦,體力好,持續奔跑的能力非常強。
瓊山距離瓊州城有三十裏。因為路程較遠,一直保持快速奔跑的遼騎兵跑在了前麵。起步較快,綜合素質較好的火騎兵緊隨其後。而西夏重騎兵,明顯丟在後麵。
半個時辰不到,趙頊來到了瓊山腳下,在瓊山腳下的一座小亭子裏休息,等待西夏重騎兵的到來。
“誰是第一個到達這個亭子的勇士?”趙頊一邊接過李向安剛剛衝好的茶水,一邊高聲叫道。
“末將在。”仁多零丁站了出來。
“你。你們不都在後麵嗎?”趙頊疑問道。
“我的士兵的確都在後麵,我是一個人先跑過來的。嘿嘿嘿。”仁多零丁笑眯眯地說道,等著趙頊賞賜五百貫。
仁多零丁因為戰敗關入大牢後,為了給他打點,家產已經被他的家人送得差不多了,連府邸都送出去了。現在一家百十口都住在租來的房子裏,別提多鬱悶了。有了五百貫,那麼就能在興慶府買上一套大宅子了。
“哦。快讓朕看看你的良駒。”趙頊不認為重騎兵能跑這麼快。
一名士兵很快牽來了仁多零丁的戰馬,竟然是一匹火紅色的汗血寶馬。讓趙頊看得十分喜歡,恨不得立馬搶過來。本來仁多零丁作為一名大將,不可能宅子都買不起。可是因為他的俸祿大部分都供養了這匹寶馬,他的田產還要養活一家老小,也就沒有多餘的錢買宅子了。
“既然是將軍獲勝,賞賜錢財就俗了一點。這把青龍刀跟隨朕也有好幾年了,今日就賞賜給你。”趙頊大大方方地說道。
趙頊當時從曹太後手中得到這把刀的時候,格外喜歡,也格外珍惜。即使後來各商家兵器作坊造出了更好的青龍刀,趙頊也沒有換掉。乘這個時候,正好把刀換掉。
四周的將軍們聽到趙頊要贈佩刀,都十分羨慕仁多零丁,但是仁多零丁卻是心中苦悶,五百貫就這樣沒有了嗎?
“熙寧皇帝陛下,這佩刀太貴重了。末將要那五百貫就行了。”仁多零丁狠狠心,還是堅持要那五百貫。
“哼。將軍看不上朕的佩刀?”趙頊有點不高興了。
“陛下恕罪,是末將太窮了。等著五百貫救急呢。”仁多零丁連忙解釋道。
“哦。太窮了?”趙頊認為他這個理由太牽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