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上這麼晚還沒睡呀?”夥長走到趙頊跟前行了一個軍禮,見趙頊不說話,便忐忑地問道。
“你叫什麼名字?”趙頊無聊地詢問道。
“末將狄詠。”夥長又行了一個軍禮回答道。
“狄詠?可是狄青之後?”趙頊想起來仁宗時的名將。
“正是。”狄詠自豪地說道。
“名將之後,怎麼還是個夥長?”趙頊疑問道。
“末將不願憑父蔭升職。”狄詠一身正氣彌漫,說得鏗鏘有力。
“軍中有大比,練兵有方,訓練刻苦,武力過人,都會得到提拔,不要拿父蔭說事。”趙頊不悅地說道。
“上月軍中大比,末將是第二名。軍中大比第二名,應當升兩級,最多就是一個副校尉。軍部卻欲提拔末將為將軍,末將認為升職太過,一定是因為家父,所以才如此看重末將。為此,末將不願升職。”狄詠見官家不悅,急忙解釋道。
“鐵衛軍不比邊防軍,很難有戰功,不願憑比武升職,是很難升上去的。狄青之後,軍部看重也是常情,破格提拔也符合軍中規定。狄夥長不必如此介懷。這樣吧,朕素來景仰狄樞密。朕欲調你入火騎兵,當然,進了火騎兵,你就得從新兵做起了,這等於是降職了。你可願意?”趙頊斷斷續續地說道。
按政事堂的規定,未入流品的文武官員升調,吏部做主就可以了。四品以下的文武官員,由政事堂裁決升調。皇帝的權力僅僅是任命政事堂的宰執參讚,四大學府建成後,政事堂成員還得通過四大學府選舉,皇帝的權力隻能是分派職務。
趙頊直接升調狄詠,可以說是越權了。不過,趙頊提議的,吏部一般不會違抗。
“末將願意。進火騎兵可是所有將士的心願。”狄詠興奮地回答道。
“好了,你去忙吧!明日,朕會給吏部一道手諭。”趙頊揮了揮手,便向文德殿走去。
趙頊討厭五個人一張床,決定去文德殿睡上一晚。
·······
“聖上,文相國求見。”一大清早,趙頊便被李向安叫醒。
“讓他在禦書房等一等。”趙頊伸了伸懶腰。
穿衣洗漱早膳,混了半個時辰,趙頊才開始了新的一天。
禦書房,文彥博正在打量著世界地圖,好像在想什麼,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世界地圖,現在除了大慶殿的那副趙頊的親筆外,工部又下令購買了許多。許多商人都專門開設了地圖繪製作坊,新繪製的世界地圖比趙頊的親筆更詳細,更美觀。
司天監少府兼天工學府山長沈括吸取了趙頊經緯線的做法,在汴京文明學府新建了一座天文台,作為新的子午線。趙頊用的子午線是後世以英國的天文台為標準的,而在這個時代,沈括認為那裏隻是一個蠻荒之地,用蠻荒之地做標準是十分不合理的。
“相國,朕遷都江寧府,怎麼樣?”趙頊指著世界地圖上的江寧府問道。
江寧,也就是後世的南京,那是六朝古都,後世的明朝和民國都是以南京為都。趙頊想學學明朝,因為汴京總讓趙頊覺得不踏實。
“不可,不可!”文彥博不知道趙頊已經來了,被趙頊的問話嚇了一跳,而趙頊遷都的想法,更讓文彥博心髒直跳。
“汴京四麵開闊,易攻難守,需要大量屯兵。財富聚集汴京,全仰仗東南漕運。這些都是朝廷的巨大負擔。近年黃河決堤不斷,時常威脅汴京。遷都江寧,這些問題全部可以得到解決。北方人口密集,人多地少,而湖廣地區卻尚未開發。遷都江寧,也能帶動湖廣地區的全麵開發。”趙頊一邊指著地圖,一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