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墨家巨子(1 / 3)

“李卿家,你教朕騎兵戰術,把朕帶到你的書房做什麼?”趙頊疑惑道。

“騎兵戰術,聖上知道的可比微臣知道的多的多,微臣哪有那個能力教聖上,聖上製定的騎兵訓練法,微臣可是更古未聞。微臣隻是收藏了一些兵書而已,正好獻給聖上。”李戰馬很識趣,不敢自認帝師。

“什麼兵書?”趙頊疑問道。

“沒有名字,曾經有一個落魄小子拿到微臣手下一個當鋪裏典當的東西,卻是少了前半部,算是殘本。聖上,請看,就這些。”

趙頊順著李戰馬的手式看了過去,整整一架子的書,每本都是陳舊枯黃。

“這麼多,哪本是?”

“都是,還隻是半部,這半部微臣卻是早就看過了,受益匪淺。這是本好書,可惜了隻有半部。”

“全是?”

趙頊目瞪口呆。隨手抽下一本,隻見上麵都是圖畫,文字卻是很少,詳細地介紹了騎兵在什麼地勢怎麼調動的方法,還有騎兵紮營的方法。

在趙頊隨手翻閱的時候,突然掉下一張圖紙,趙頊展開一看,竟然是火箭炮車的製造結構圖。

趙頊愣住了,記憶裏,這火箭炮車好像是明朝時才有的吧?怎麼會出現在宋朝?現在的技術和火藥配方,還不足以搞出火箭炮車吧?

“李卿家,這是什麼東西?”趙頊疑問道。

“墨家的一點機關術而已。奇淫巧計,不足道哉。”李戰馬隨口說道。

“墨家?”趙頊驚詫起來。

“聖上何故驚詫?這幅圖是微臣大兒所作,不知道怎麼會留在這裏。大兒不學無術,文不成武不就,微臣把他打發到泉州經營海貿去了。此圖若有不堪之處,還請聖上恕罪。”李戰馬膽子小,怕趙頊責備。

李戰馬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大兒子李佩雄聰慧,但不好文不好武,就愛做木匠鐵匠的活,這讓李戰馬很頭疼。二兒子雖然武藝了得,卻是個莽夫。小女兒倒是文武雙全,有李戰馬的影子,卻是個女兒身。李戰馬常常為此煩惱,怕祖業難保。

“無妨,朕倒覺得這個圖很有意思。李卿家大兒,可是墨家弟子?”趙頊追問道。

對於墨家,後世曆史係畢業的趙頊還是比較熟悉的。特別是共和國新墨家的出現,以及看過《秦時明月》後,趙頊在大學時,當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墨迷。

趙頊非常認同墨家的哲學理念,可能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都比較看重務實的東西。

讓趙頊驚訝的是,在宋朝,竟然還有墨家!

春秋戰國之際,墨學與儒學並稱顯學。可惜從秦統一六國以後到清朝的兩千年裏,墨學進入最低潮的時期,基本上是處於停滯階段,治墨者屈指可數。

在秦漢之交,墨家已急趨衰微,墨子的影響日漸減小,墨家學派幾經支解,並最終退出曆史舞台,以至於《墨子》一書幾度散失,至今仍有多篇失佚。

隨著曆史的發展,儒家如日中天,道家後來居上,“儒道互補”構成中華文化的基本結構,墨家卻無可奈何地被擠出了中華文化之河的主航道。

後世對於墨家的了解,僅僅是因為道家收錄了墨家的部分著作。

“這,這,大兒並非墨家弟子。”李戰馬不知趙頊心思,忐忑地說道。

“可惜了。朕見近日秋雨不斷,而李家馬場地勢如此之低,卻無水浸之憂,也無山洪之險,不知是何人有如此匠心獨運的設計?”趙頊惋惜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