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時後,高中回話了,他說朋友認為,辦學是一條好路子,能夠把事業和賺錢很好地結合起來,現在賺錢的路子最好的是兩個,一是開辦醫院,一是開辦學校。而辦好學校關鍵在兩點:在政策允許的前提下,要有充足的資金和大量的學生。你們預算一下,資金能籌集多少?學生能招收多少。高中叫她不急於拒絕,要同那個記者商量一下,看怎麼籌措資金。這是關鍵的關鍵。有了資金,就可以建起大樓,就可以招收學生、教師和管理人員。
翠萍正準備給齊涵打電話時,手機響了,果然是齊涵:“常老師,想好沒有?”
翠萍說:“這是個好路子,隻是資金要很多,我們到哪裏去湊?”
齊涵笑了:“車到山前必有路。可以有多種法子。比如,股份製,一股10萬元,找幾個在教育上的元老,退休的校長,社會賢達,有錢的同學,還有在外麵打工發了財的人,他們的子女同樣要入學。我可以想法籌措100萬。你也可以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親戚朋友都行。還可以貸款。先弄到200萬就可以開學,以後再慢慢完善。還可以幹脆去引進外商,這樣更好,縣裏有一係列的優惠政策。”
翠萍問:“到哪裏去招外國佬來?”
齊涵笑了:“這個外商,並不是光指外國佬。隻要不是本土人投資就都算外商。即使外出打工多年的,也可以回來投資,享受的政策是一樣的。這叫引鳳還巢。縣委陸書記在大會小會上都這樣嚷。”
這個主意讓翠萍再次興奮起來,她眼前一亮,這個齊涵,真是個鬼精靈呢。翠萍說:“那好,我來找找我哥哥,還有幾個財主同學,看他們願不願意還巢。”
第二天,翠萍就去鄉政府。這次她很理直氣壯,她是來找高成林高鄉長彙報辦學工作的。在跨進鄉政府門檻的時候,她把胸脯挺了挺,第一次有了一種自豪感。
高成林在自己的辦公室裏等著她。翠萍在電話裏說,有個重要的事情要向他彙報,在等待的過程中,他猜想著許多種可能,答複他願意到鐵礦上班,約個時間去喝茶,釣魚,K歌……他怎麼也想不到是這件事。他在行政上混了多年,閱曆也算豐富的了,在翠萍興奮的敘述中,他很快就在心中掂量出,這麼需要魄力的事情,絕對不是她翠萍獨自想出來的,一定有高人在後麵指點。他沉吟半晌,問:“你怎麼會有這個想法?辦學不是簡單的事啊。”
“嘿,我怎麼就不能有這個想法?這又不是什麼稀罕的事,我是教師,看得多,現在更是被逼無奈,馬上要輪到我下崗了,有這個想法不是很自然嗎?”
“你已經知道教育上要清退?”
“什麼清退?”翠萍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高成林立即改口:“不簡單。沒想到,你追求偉大,拒絕平庸。”
“這話怎麼講?”
“不願到鄉鐵礦來打工,寧願自己去辦學當老板。這不是拒絕平庸是什麼?”
“被你這麼一說,還真有點這個味道。但最根本的原因不是那,而是這次火災。我每天失眠,閉上眼就看到那幾個孩子。我有罪,我有愧。我不能不為他們做點事。今天我來,是想請你這個大鄉長幫忙,你說,你答應不答應?”
高成林笑著點頭:“這是個大好事,我會不遺餘力!你說,需要我做什麼?”
“籌措資金呀,劃撥地皮呀,出主意呀……好多事呢。”
“可以可以。你常老師掛帥,老高焉有不助一臂之力的道理?”高成林想了想說:“地皮這個事嘛,我覺得不能選在我們這裏,這裏太偏僻,不適宜辦學。還是考慮在縣城周邊,五公裏範圍內,對招生有利。”
翠萍點點頭,又說:“你在城裏關係多,不管在哪裏,你都得幫忙。哦,對了,你入一股,就是自己的事了。”
高成林笑了,笑得有些特別,不知道是笑翠萍的心無城府,還是對翠萍說的不敢苟同。
回來的路上,翠萍忽然想起那個白胡子算命佬,他那麼靈,這事能辦還是不能辦,也去問問他吧。經過街拐角,她四處尋看,卻沒見算命佬的影子,心裏感到有些蹊蹺,覺得這種人真是行蹤難測。後悔當時沒有要他的手機號碼,不過,即使找他要手機號,他也不一定給,或者根本沒有手機呢。這種人,往往是真人不露相。再過些時候來問他也不急,他總還會來的。翠萍心裏很感激這個白胡子,如果不是他指引,說不定那災禍就降臨到兒子頭上了。但這話翠萍不能說出,隻能藏在心裏,連火災的事,翠萍都不打算向他透露。那是個天大的災難,如果自己表現出慶幸的心態,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就太無人性,太不地道了。
齊涵這幾天一有空就考慮辦學的事。她抽了半個下午去找了教育局長陸平凡和分管的副縣長鄧啟,谘詢民辦學校的相關政策,陳述了開辦這樣一所民辦學校的意義。陸局長和鄧縣長一致讚同,說早就鼓勵私人辦學,尤其是這樣有特色的學校和職業技術學校,不能十幾萬學生都擠高考的獨木橋。但就是沒有人願意來做這樣的事。最近,縣政府對開辦民辦學校有個會議記錄,你可以到文檔室去查一下,了解一下具體情況。鄧副縣長是政府裏最年輕的縣長,才剛剛35歲就被選上的,研究生學曆,前幾年在廣電局當局長,同齊涵很熟,末了還開玩笑地補充了一句:“如果你這個大美女記者親自出馬,我相信所有關口都會大開綠燈。征地有優惠,辦證不花錢。”
齊涵故意認真八腦地說:“這可是你說的,你別忘了你的身份,到時候,你別躲著我。”
鄧副縣長收斂了笑容:“我也是說真的,我縣確實需要百姓參與基礎教育。這樣既符合縣情民意,又解決了政府投入。這樣好的事情,我們怎麼會不支持呢?”
“那我就真的準備幹啦?”齊涵說,“資金是個大問題。哎,請你出麵找找銀行,行不?”
鄧啟沉吟著,隻望著齊涵淺笑。齊涵見他耍滑頭,嗔笑著補充道:“當然,肯定不讓你白賣麵子的。你放心。”
鄧啟被這句話弄得有些不好意思:“你想到哪裏去了?隻怕我的麵子小了。”
“銀行的門檻會那麼高嗎?你的麵子他們不給?又不是天大的數字。”
“你預算過了?”
“那當然。心裏沒底,哪敢來找你。我們自籌一百多萬,找銀行貸一百萬。如果地皮花不了太多的錢,首期投資兩三百萬就可以開課了。以後再慢慢完善。”
“你還真有本事,哪裏來的一百多萬?”
“湊唄。活人還會被尿憋死?”
“股份製?”
齊涵笑:“這是商業機密。”
“是個好主意。我們為什麼非要去外地招商引資,讓別人來賺我們的錢?我一向認為,隻要給政策,就能充分調動百姓的積極性,用活存款,謀求發展。”
“你是公認的高才生嘛,你管轄範圍內的事,你當然有權力用活你的政策。謝謝你啦,以後少不了來麻煩你。”
“樂意效勞。”鄧啟送齊涵出門,在過道上還補充了一句:“這是個大好事。有什麼進展,你及時跟我聯係。就這樣,你慢走。”
齊涵咚咚咚下了樓梯。她很愉快,看樣子,辦起來不難。走出縣政府院門,她想著,如果在年前能把第一筆資金籌集起來,明年開春就可以動工興建教學大樓了。年前還有近兩個月呢。兩個月可是能幹許多事,先把老爸拖出來,他不是正退居二線,想幹點什麼嗎?讓他來當顧問,他還有不少老關係,正好可以用上。管理學生的事,還得請幾個退休的老校長。這麼一想,就有點喜上眉梢,脫口哼出一句:“我要飛得更高——”,正巧迎麵碰上宣傳部裏的一個同事,笑她:“是不是男朋友要來啦?”齊涵趕緊打住:“哪裏哪裏,窮開心。”齊涵騎上電瓶車,一按開關,車子無聲無息行駛進人流。她恨不得瞬間就飛到家,立馬給老爸打電話,請他趕快回來,這事得盡快商議。老爸一個月前退居二線,就帶著媽媽一起去上海的哥哥那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