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殺人還要誅心?(1 / 2)

郝存忠的事曾經在朝堂上引起一番爭議。

事實俱在,證據確鑿,他犯的事自己也全都認了,刑部審案沒費多大勁。

產生爭議的,是如何定讞。

共有三種意見。

一種是在這個事件中,事實上隻有二人死亡,羅寧和他的好友,郝存忠雖是主謀,卻未直接殺人,故可將凶手郝子建處以極刑,而郝存忠以失察之罪,判監禁。

持這一觀點的,是吳炳、呂大器、楊喬然等。

一種是認為郝存忠前犯軍紀,致使楊國棟及數千將士殞命殉國,全州丟失,幾壞大事;後又隱情不報,試圖蒙混過關,得知尚有知情者存世之後,又生殺人毀跡之心,更可恨者,竟生屠村惡念,當棄市以儆效尤。

持這一觀點的,是以兵部尚書陳子壯為首,瞿式耜、陳邦彥、黃宗羲副之,像李定國、李成棟、張家玉、施琅等軍中大佬皆紛紛上折子要求重處。

楊昌江作為楊國棟的兒子,也上了折子,要求嚴懲。

第三種觀點,認為郝存忠違犯軍紀、暗殺羅寧皆無可置辯,但屠村之事隻有行動,並未造成實質惡果,況且羅寧乃降兵並非良善,似有可寬免之處。更兼其歸明以來,頗有戰功,“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認為應當將其發配軍中效力,以將功折罪。

持這種觀點的,卻是隻有兩人:陳際泰、陳仲武父子。

朱由榔看完各人上的折子,心中了然。

吳炳等人是以犯罪事實為依據,像屠村這樣的事沒有產生惡果,就不應作為定讞依據。

殺人未遂與殺人致死,二者當然是有區別的。

而陳子壯這些人,恨的是郝存忠歹毒心思,軍中那些人恨的則是郝存忠違犯軍紀之事,各有側重點。

最讓朱由榔生氣的是陳家父子,這爺倆就是特麼一對混球!

就為了幾百斤茶葉,就想當別饒保護傘?你們上折子之前跟陳伯文倒是商量商量啊,他會讓你們這麼沒眼色嗎?

屠村、危及聖駕安全,雖沒有產生惡果,但確實發生了,若非朱由榔應變及時,發生什麼樣的後果都很難。

就這麼嚴重的事件,你爺倆還給他們求情?

越來越膨脹了,簡直是。尤其是陳皎茜生了兒子之後,這爺倆不知怎麼想的,好像開始拉攏各方勢力了。

就你倆這腦子,也想成一派勢力嗎?

朱由榔感覺又生氣又好笑,把他爺倆宣進殿來,狠狠臭罵一頓。

陳際泰、陳仲武爺倆倒老實,老老實實地跪在地上聽朱由榔連罵帶數落,反正就是不吭氣。

朱由榔一直罵到氣出了,才令他二人下殿。

這爺倆灰溜溜的走了。

最後,朱由榔在刑部的折子上批了八個字:“殺人誅心,以儆效尤。”

有了這八個字,郝存忠的生命就算是走到了盡頭。

……

陳邦彥指的就是這件事。

他的意思是,陳家父子現在很不老實,宮裏有淑妃,家裏父子三人都占據要職,若是再讓陳季才當了行長,那豈不是更加難治了嗎?將來他陳家會不會起了縱容外甥搶奪太子之位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