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吵成一團(2 / 2)

呂大器掌管刑部,楊喬然是工部,跟軍事向來不沾邊,陳邦彥戶部倒是跟軍事沾邊,但他的責任更大,掌管著內務府,他是不能輕動的。

所以,必須找出一個有軍事才能,又有威望的人才行。

“瞿公,我舉薦一人,可當此重任。”陳子壯想到一個人,連忙說道。

“誰?”

“忠勇伯如何?”

陳際泰?

大家一聽,覺得這倒是個比較合適的人選。

第一是淑妃娘娘的父親,忠心沒有問題第二,他曾是林察的上司,曾任紹武朝大都督,威望上也沒有問題,總之各方麵都算比較合適的人選。

“我看可以。進軍方略,陛下早就定了,隻須按此方略執行就是了,忠勇伯的主要任務還是協調各方,他可以勝任。諸公以為如何?”瞿式耜表了態,又征求各位大學士的意見。

其他人都沒有異議,陳際泰這個人選算是定下了。

“第二個難題就是,如果發生了不忍言之事,國不可一日無君,諸公,咱們得有所準備啊。”瞿式耜道。

“不行!陛下還沒有確切消息傳來,怎麼能考慮後事呢?現在最要緊的是抓緊搜尋皇上下落,而不是在這裏商量擁立新君。瞿大人,莫非你想立個擁立首功?難道你忘了皇上待你的知遇之恩了嗎?”瞿式耜話一出口,陳邦彥立即表示了激烈反對。

當初在肇慶時,瞿式耜就是內閣成員,東閣大學士,陳邦彥隻是個兵部主事而已,做過上下級。而如今陳邦彥也是閣員之一,但瞿式耜是文淵閣大學士,比他的職稱高一級,說起來還是上下級。

被陳邦彥當麵斥責,讓瞿式耜臉上很掛不住,他一拍桌子,吼道:“陳令斌,陛下出事,內閣所有人都悲痛萬分,內心的沉重並不比你差半分毫。但我們在這裏長籲短歎,就算對得起陛下了嗎?隻有把他的事業繼續下去,才能對得起陛下知遇之恩,這點道理你還不懂嗎?”

“你這說的什麼話?你怎麼知道皇上就遇難了?”

“你要理智一些,別說是在大海之上,就是在陸地上,遇上台風也是會出人命的。”

“不行,你說什麼都不行,得不到陛下的準確消息,不能擅立新君。”陳邦彥擰著脖子,就是不同意。

“我也沒說要立新君,隻是咱們作為內閣,是不是要先有個數?有些事現在就得去辦,不能真到確切消息傳來,無所準備,那樣會引起廣州城裏的混亂。如果真出現那樣的局麵,咱們才是最大的罪人!那樣才是對陛下的大不敬。”瞿式耜盡量把語氣放和緩一些,苦口婆心地跟陳邦彥講道理。

“別跟我講這些,我懂。你不就是想立唐王嗎?告訴你,不行!我陳邦彥堅決不答應!”陳邦彥先入為主,聲色俱厲地表示反對。

朱由榔沒有兄弟,沒有兒子,如今廣州城裏的朱家子孫,也隻有朱聿鍔一人。如果朱由榔駕崩,按說,就得擁立朱聿鍔。

所以,陳邦彥才有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