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洪家樓教堂(3)(2 / 3)

眼下,我明顯感覺到,心跳已經降至每分鍾四十次左右。

這種無明顯原因的心跳降頻會令人昏昏欲睡,因為腦部的供氧量已經降至平時的三分之二。

“夏先生,你是不是……對那個苗圃站充滿了困惑?你想想看,它跟那野湖,是否有關聯?如果有,會是什麼關聯?鬼菩薩在那裏留下了什麼?他像捍衛某種東西,是不是……他想捍衛什麼?他伏下吞噬之術,要吞噬的是什麼?”呂鳳仙的聲音傳來。

我的思緒退回到發現“遊園驚夢”四塊墓碑的當日——在那破舊的苗圃站裏,牆上掛著的工作規程讓我的情緒有某種波動,才疏忽了門外的情況。

那小屋十分簡陋,除了那些文字性的規程,其餘任何東西都不會引起我的注意。

再向更細致的地方分析,如果規程也是奇術的一部分,那麼它針對的是能夠被引起共鳴的那部分人,即六零後、七零後。

“誘餌?”我分析到,規程也是誘餌的一部分。

在一個精致的奇術布局中,每一項安排都是具有深意的。

那苗圃站的看門人把墓碑放在爐火下鎮壓燒烤,一定是在用高溫消滅墓碑上的某種禁製,就像遠古時期的王室方士煉製金丹一樣。

鬼菩薩能在野湖裏埋伏下吞噬之術,那麼“遊園驚夢”就有可能在墓碑上留下反製之術……

我的腦子有些混亂,在集中全身的精、氣、神進行深度思考的時候,我就沒有餘力來抵禦地下甬道裏的寒氣,隻有蜷縮身子,慢慢蹲下去。

“野湖屬於鬼菩薩,別墅屬於鬼菩薩,楊樹林、苗圃站乃至於另一邊的水源地水庫,也都會在鬼菩薩的巨靈之掌覆蓋之下。如果他肯在藍石大溪地布局,那麼一定是殫精竭智而為的一個驚天大局,不死不休……”想到此處,我突然對鬼菩薩充滿了發自內心的敬畏。

同時,從鬼菩薩身上,我想到了三國時期三大智者的生死鬥法。

東吳大智者周公瑾擅長“詐死”,在赤壁之戰、火燒連營之後,以“詐死”連破北魏猛將。遭遇諸葛武侯之後,他所有計策用盡,都不能占得上風,遂使用“詐死”,騙諸葛武侯過江吊孝。這兩大智者的最後一次較量,周公瑾不肯使用“真死”布局,導致被諸葛武侯識破,然後偷偷用軟泥堵塞了棺槨上的透氣孔,導致周公瑾死於生前親手為自己布置的周家靈堂之內。

周公瑾的死,給世間奇術師留下的最珍貴的教訓是——任何奇術布局,一定要付出真心。

正如千古第一刺客荊軻所說:“要殺敵,先殺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隻有抱定必死的決心,才能殺得了最強大的目標。”

諸葛武侯大破周公瑾之後,同樣在五丈原用“死”術大破司馬仲達。

唯一的不幸,反骨賊魏文長將武侯的禳星之術攪毀,也直接助力於司馬仲達,使得諸葛武侯沒能在“絕命殺局”中徹底消滅北魏大智者司馬仲達,為日後的蜀亂埋下了大禍。

這些奇術師的故事線索都隱藏在《三國誌》《三國演義》之中,值得後世奇術師們一看再看。

我提到這些,是想到鬼菩薩用“死”布下了一場誰都破解不了的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