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密晤(上)(2 / 3)

朱鉉這會看清楚了,此人,見過。

“是你?董車騎。”

董車騎,即是當朝車騎將軍,董承。獻帝冊封董貴妃之父,靈帝母董太後的侄子。

曹操自為司空,行車騎將軍事,百官總己以聽。而董承,則被封為車騎將軍。

董承為何來找朱鉉?

這還要從獻帝說起。

獻帝已然十七歲,心智漸開,再加多年來,懾於董卓、李傕、郭汜的淫威,他迫切的想擺脫權臣的控製,不再過提心吊膽的日子。

這個心思,他隻能憋在心裏,默默的祈禱能有奇跡。

本來,逃離了長安,九死一生,到了洛陽。獻帝是真心高興,終於不用再受人控製。

但很快,曹操便找上門來。表麵恭恭敬敬,實則與董卓等人無異。更是將其自洛陽拘到了許都,有如籠中鳥,使獻帝更加鬱鬱寡歡。

人大了,有心思了,便藏不住。於是,獻帝在無人時,總會唉聲歎氣。

獻帝的貴妃,董氏,深得寵愛。見他終日愁眉緊鎖,難有笑容,便詢問有何煩心之事?

人總要發泄,更何況董貴妃陪伴獻帝日久,獻帝也是將她當做最貼心之人,自然娓娓道來。

董貴妃聽了,不禁默然。這事情,一個女人家幫不上忙。

但,董貴妃的父親董承,在朝中為官,或許可以設法。

於是,獻帝手筆親書聖旨,董貴妃則將旨意縫在衣帶之中。

做好這一切,趁著董承進宮探望女兒,董貴妃將封有詔旨的錦衣賜予他。

在為董承試穿的時候,貴妃暗暗擰了一把衣帶,道:“此處可有不妥?”

董承先是一愣,也用手捏了下貴妃方才所擰之處,心內立刻明了,衣帶裏有東西。

“無不妥,很合適!”

言罷,董承又故作鎮定,再與貴妃說幾句話,方才告辭而去。

回到府中,董承屏退左右,剪開衣帶,發現了詔旨。

“除賊!”

詔旨的立意便是要鏟除曹操。

此事,有些出乎意料。平日裏,曹操的跋扈,雖初現倪端。但較之董卓、李傕,還算不得欺君罔上毫無綱紀。

但畢竟,獻帝已然長大了,有了權力的欲望,更有了對尊嚴的渴望。更多的,是不希望,再生活在這種戰戰栗栗的恐懼之中。

作為外戚,董承過得也甚是壓抑。曹操安排了人,時刻監視著董承府,即使是府內,估計也有曹操安排的密探。

當然,董承在長安時,比現今凶險得多,也挺過來了。因此,他對目前的局勢,自認為尚不足慮。雖被監視,也不過是在暗中。

作為外戚,對權力的渴望,幾乎是伴隨著女兒嫁與皇帝那一天起,便在心中萌芽。但是,眼看著權臣執掌朝綱,皇帝如提線木偶,董承也覺窩心憋火。

得到‘衣帶詔’,董承內心略微猶豫,很快就下決心,與皇帝共進退,榮華富貴或身敗名裂,隻在一搏。

董承迅速與老友們取得聯係,共商對策。

董承聯係的人,有長水校尉王子服,昭信將軍吳子蘭,越騎校尉種輯。

這三人,自董卓當政時,就與董承一起扶保獻帝,可謂忠心耿耿。

但,隻有忠心是不夠的。董承等四人,沒有兵權,不是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