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祖召集了多少人?”劉曄問道。
“抓到幾個舌頭,審問得知,有數千人。但陽關亭內,隻有郭祖和他的親信百餘人,餘者都分布在四周山林間。”
朱鉉蹙眉沉思,事情不太妙。
祝公道卻又說道:“管將軍裝成落難者,伺機打探到徐和、吳霸消息,已經前往了。”
“喔??”朱鉉沉吟著,能找到徐和、吳霸,這也算是意外之喜。
“不管這些了。令全軍加速開拔,無論如何要快些通過陽關亭。過了陽關亭,才能擺脫臧霸等人。”朱鉉沒有征詢劉曄、辛毗二人的意見,果斷下了決定。
陽關亭外十裏,牽招與身後兩百人躲藏在參天古樹之間。
“將軍快看,有人過來了。”一名眼尖的兵士言道。
牽招定睛去覷,尚未看得仔細,來人已出聲喊道:“陽關亭!”
此乃約定暗號,正是管亥回來了。
牽招忙站直了身子,迎出去。
剛打個照麵,牽招急問道:“如何了?”
管亥嘿嘿一笑,道:“事成了。”
“還請仔細說說。”牽招道。
管亥當下略去如何找到徐和、吳霸不說,隻言與徐和、吳霸見麵後,兄弟情義猶在。尤其聽聞朱鉉在後麵趕來,大喜過望。
三人又計議定了,徐和、吳霸假作到陽關亭拜會郭祖,乘機拿下陽關亭。
隻要郭祖授首,關外數千賊匪必然如鳥獸散。
“嗯,此計可行!速速報與主公,請他定奪。”牽招言道。
管亥卻等不及,問道:“我等先行叩關,以防夜長夢多。豈不是好?”
牽招卻不似管亥莽撞,“切切不可!我等人數太少,一旦失手,害了徐和、吳霸二位不言,此等良機豈會再來?速速報與主公。”
牽招是主將,管亥隻好聽命。
待得朱鉉得知消息,即刻率領千餘人匆忙趕來,劉曄、辛毗率領大部而後尾隨。
管亥見了朱鉉,尚自抱怨牽招猶豫,恐徐和、吳霸期間反複。
朱鉉微笑,止住管亥抱怨,道:“牽招處事不差,此事關乎全軍安危,豈能造次。我既親來了,必要去拜會徐吳二位大哥,你可與我同去。”
待管亥引著朱鉉見到徐和、吳霸,多年未見卻未覺的過於生分。
“想不到名聞中原的‘鎮南將軍’朱鉉,果然是咱們老弟。”吳霸大笑道。
徐和從旁揶揄道:“當初怎麼說與你來著,就是不信。”
朱鉉忙擺手言道:“天下重名重姓者眾多,更何況我一個黃巾匪如何做得朝廷的將軍?說破天也不會有人信的。”
吳霸興奮,直扯著朱鉉要去喝酒敘舊,徐和也邀請管亥。
眾人圍坐一起,暢談黃巾失敗後的遭遇,幾多感慨,幾多唏噓。朱鉉趁機邀請徐和、吳霸共赴江南。
徐和還有些猶豫。管亥見狀,不滿道:“徐大哥這土匪做得自在,連太平道都置之腦後了不成?”
吳霸也勸徐和:“落草為寇終不是出路,跟著朱鉉老弟創一番事業才是正途。俺去意已決,老哥還躊躇什麼?”
朱鉉也道:“江南富庶、地廣人稀,我等已在那裏打下一片基業。來日,必可發揚光大天師遺訓。”
天師指的是張角。朱鉉等人都是太平信徒,搬出張角這尊神祗,由不得徐和不答應。
也許是真心想實現太平道,抑或貪圖江南安逸,徐和也爽快的答應下來。
幾人又計議如何奪取陽關亭,一直到深夜方散去。
第二日,朱鉉親自帶領兩百護衛,隨著徐和、吳霸去往陽關亭。牽招等人埋伏在外圍,一旦亭內煙起,便殺出來驅散四周山匪。
隻見徐和、吳霸在前,朱鉉、祝公道等都扮作他二人的衛士,一群也算浩浩蕩蕩,來到陽關亭前。
“是徐和、吳霸兩位兄弟嗎?”
徐和、吳霸循著聲音望去,對麵乃是郭祖。
忙回複道:“正是!我二人帶兄弟們來相助郭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