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決戰界橋上(1 / 2)

鼓聲蕩漾,號角悠遠,戰馬不停地嘶鳴,猛力踏著地麵,馬上的士兵虎目遠視,等待決戰的命令。

一麵火紅的大纛先行,數十麵牙旗飛舞。風馳電掣的駿馬上,可見一員驍將麵容俊逸,滿臉籠罩著殺氣,長槍舉起更顯英姿雄偉,正是鎮南將軍朱鉉。

身後,千餘鯤鵬鐵騎緊隨,向界橋急急殺去。

界橋以南二十裏,公孫瓚前鋒部隊駐立,統軍大將嚴綱親率三萬大軍在此。

公孫瓚的軍隊接連在青州、兗州大敗,使得原本打算數路大軍合圍冀州的計劃落空。暗恨單經、田楷無能的同時,公孫瓚調集了幽州所有兵馬,甚至不惜使盡財貨積蓄向烏丸、鮮卑各部借兵,共計八萬大軍進至界橋,要在這裏與袁紹決一死戰。

其實,公孫瓚背後還有劉和、鮮於輔和閻柔的數萬兵馬威脅。但他顧不了這許多了,先消滅袁紹主力才能穩住整個局勢。

劉和他們隻是疥癬之患,真正的勁敵是袁紹。

公孫瓚不愧是馳騁沙場數十年的宿將,懂得利害取舍,眼下的界橋決戰,是關乎整個戰役走向的分水嶺,也是他公孫瓚奪取天下的分水嶺,唯有孤注一擲拚死一搏。

於是,公孫瓚親自帶領五萬兵馬駐紮界橋,派出大將嚴綱及三萬兵馬為先鋒,直過界橋攻打袁紹。

嚴綱年少時即跟隨公孫瓚,在征討草原各部時屢建奇功,武藝精純尤其擅長騎射之術。公孫瓚對嚴綱甚為賞識,將部下三千白馬義從交與他率領,可見信賴之至。

而此刻的先鋒大將嚴綱,正誌得意滿的騎於馬上,麵對對麵的朱鉉,根本就是不屑。

別看嚴綱驕橫,但他不是統帥之才。三萬人馬,布下一個怪陣。

兩翼是各五千幽州鐵騎,中間為兩萬步卒大陣,最為精銳的三千白馬義從本應擺在步卒之後,嚴綱卻親自率領白馬義從站在了最前列。

這怪陣,對麵的朱鉉當然發現了,不禁與手下諸將不斷地指指戳戳,弄不明白此乃何陣。

既然對方主將站在最前列,不妨先衝他一衝。

當下,朱鉉率一千名鯤鵬騎殺上來。嚴綱見到,那顆渴望衝鋒陷陣的心又躁動起來。竟然命令兩翼騎兵原地待命,自己隻帶領三千白馬義從自中間殺出。

白馬義從是輕騎,鯤鵬騎為突騎,雙方皆為精銳,甫一交鋒難分勝負。

但朱鉉很快發現,對方輕騎善馳戰,不敢與鯤鵬騎短兵相交。鯤鵬騎馬匹高大速度快,長時間與白馬義從纏鬥,必然後勁不足。

戰況果然如朱鉉預的料一般,半個時辰後,白馬義從損失百餘騎而鯤鵬騎傷亡極少,鯤鵬騎的速度也正在減慢。

嚴綱生性倔強,竟不讓後麵的騎兵上來增援,僅憑著三千義從與鯤鵬騎縱馬馳鬥。

朱鉉冷笑一聲,示意張逸吹起淒厲哀婉的號角,鯤鵬騎聞聽之下,無不故作驚慌失措狀逃走。

嚴綱馬上露出了欣喜之色,對手下義從們喊道:“鯤鵬騎的馬沒勁了,該到咱們輕騎發威的時候了,追上去別讓他們跑了!”

白馬義從向來視軍令如山,即使讓他們去送死也是毫不猶豫,更何況是追殺敵軍逃逸騎兵,疾速縱馬追了上去。

嚴綱紅瞪著雙眼,一馬當先追在最前麵。

剛剛追出三裏,看見前麵有個小山丘,朱鉉率領鯤鵬騎繞過山丘,倏忽間消失了。

嚴綱不由得急躁起來,狂催坐騎追上去,身後白馬義從也加快速度跟上。

將將就要到山丘前,突然地麵凹陷坍塌,覆於表麵的浮草滾動翻落,露出數個大坑來。

嚴綱正在驚恐之間,數百張刷過桐油的強弩從坑中舉起,黑油油的弩機發出幽暗的光澤,箭簇冰冷嗜血盯著近在咫尺的白馬義從。嚴綱及其手下無不浸在強烈的死亡預感之中。

與此同時,山丘上也奔出數千弓兵,齊刷刷的瞄準了義從。

嚴綱張大著的嘴再也來不及合攏了,瞳中閃耀著星星閃閃的黑點,映滿眼簾的皆是箭弩迎麵而來。

“噗嗤,噗嗤”數十聲響過,嚴綱已被射翻在馬下,仰麵躺倒在地,自頭部以下插滿了箭矢,死狀甚為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