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劉岱求助(2 / 2)

鮑信本就不同意跟公孫瓚結盟,又與袁紹有舊,遂勸劉岱道:“大人明鑒!公孫瓚刻薄寡恩之輩,絕不可依靠他。現今袁紹勢弱,我們要是幫他,必會感激涕零。公孫瓚則不同,自恃據有幽州、青州兩地,又得烏丸、鮮卑各部相助,根本就沒有把咱們這點兵力瞧在眼裏。當今之計,應立即拘押公孫瓚派來的範方,收其兵眾。然後與公孫瓚斷絕交往,轉與袁紹結盟。”

公孫瓚早先的時候,派自己的親信大將範方率領三千幽州兵進入兗州,名義相助劉岱,實則督促劉岱出兵進攻冀州。

劉岱下定決心要與公孫瓚決裂,便要先除掉公孫瓚的親信範方。未料到範方察覺了,帶領三千部眾逃走。

鮑信要率軍去追,劉岱卻不同意。

範方見鄄城沒有追兵,半路上占領了兗州境內的濟北國。這濟北國在兗州東北部,靠近青州平原郡,正是鮑信任職的藩國,劉岱就派鮑信引軍進攻範方。

範方一麵抵擋鮑信的進攻,一麵派人向駐紮在平原的公孫瓚部下田楷求救。

田楷此時卻分不出兵來解救範方。青州境內的黃巾軍首領管亥正帶人四處劫掠,田楷在青州疲於應付。範方隻好又向公孫瓚求援。

公孫瓚得知劉岱背棄盟約,範方又占領了濟北國,遂一不做二不休,派大將單經率領一萬幽州精騎馳援範方。

單經繞道青州,從平原直下濟北,擊敗鮑信後,又攻取兗州北部各縣。

鮑信領著敗兵退回鄄城,力勸劉岱速派信使向袁紹借兵,並將家眷送往袁紹處。

劉岱見單經勢不可擋,顧不得家人安危,派人送至鄴城,又向界橋的袁紹表示願意歸附。

袁紹自然很是高興,首先問計郭圖:“你看此事該怎麼辦?”

“這個嘛……我看袁公還是把大家都叫來,一起商議一下。”郭圖自從上次差點被袁紹給一劍劈了以後,回去仔細的想了想。

自己不善於謀略,隻善於謀人,在軍事上還是藏拙為妙。今日袁紹主動先問他,本是恩寵有加,郭圖卻不敢大意,趕忙勸袁紹將人都找來。等袁紹與田豐、沮授等人計議的時候,自己再趁機獻策,這樣就不至於兵敗之後責任都落在自己頭上,關鍵時刻還是要拉幾個墊背的。

郭圖如意算盤打得精,袁紹還真聽他“指揮”,立即擊鼓升帳,召喚眾人前來。

待人都到齊了,把情況講完,便拿眼瞪著眾人,問道:“各位是什麼主意,不妨都說說。”郭圖自然不會第一個站出來說,第三個都不會是他,隻拿眼偷偷睨著田豐、沮授。

田豐本已心生懈怠,也不願意先說,唯有沮授古道熱腸,急不可待道:“主公,此事還需再議嗎?速速出兵即可!”

聽聞此言,袁紹不禁火上心頭,你這不是罵我多此一舉嗎?一旁的郭圖偷著樂了,沮授淨說大實話,可惜袁紹最不愛聽。

袁紹此人最鍾情於四處問計,而後自己一展人主尊範,拍案定奪。可惜啊!往往又猶豫不決,最後依著自己的性子剛愎自用。

田豐與沮授素來交好,見袁紹麵色不虞,忙出給沮授解圍,“主公,兗州現在是冀州後方。若公孫瓚奪了兗州,我軍就腹背受敵了,應馬上出兵協助劉岱。”說完就站了回去。

你象田豐這樣,講事實,擺道理,然後把主意講出來不就行了?非要譏諷於我才舒服。袁紹暗恨沮授傲慢無禮,一邊覷著沮授一邊琢磨怎麼整治他。

郭圖雖然能料到袁紹暗恨沮授,但也未想袁紹此刻就在設法收拾沮授,可能是“鑽心術”還沒練到家。他見田豐說得有理,眾人皆無意見,便上前賣乖的說道:“田豐之言有理,正該出兵相助劉岱。”

袁紹這才將心神抽了回來,望著眾人又琢磨了好一會,才令道:“可讓麴義率兵前往兗州相助劉岱,審配為帥統領冀州留守各部相助。”

“主公,我願與麴義一起去,打敗田楷、單經,我們便沒有了後顧之憂。正麵的公孫瓚軍已將疲兵乏,一戰便可擊潰!”沮授一點都沒有察覺袁紹的不滿和憤怒,竟然提出要去兗州。

“你給我老實呆在這兒……我……我須臾離不得你。”袁紹雖然生氣,可在眾人麵前還是要裝作寬容大度些,隻是生硬的回了一句,便撤帳了。

眾人盡皆散去後,田豐暗歎一聲,上前扯了扯仍愣在那兒的沮授,見他目光呆滯竟是扯不動他,隻得無奈的自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