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在冀州呆了一段時間後,丁原的部將張揚前來投靠他,還拉來了匈奴單於於夫羅。韓馥見袁紹聚集了如此多的兵馬,不免心有疑慮,便逐步減少了對袁紹的糧草供應。
袁紹見韓馥起了疑心,幹脆聽從了逢紀的計謀,聯絡公孫瓚來攻打冀州,袁紹為內應,允諾事成之後兩家平分冀州。公孫瓚馬上發兵南襲冀州,韓馥軍一戰敗績,大將麴義也叛變投降了袁紹。
此時袁紹的說客高幹、荀諶不失時機地到了鄴城。高幹是袁紹外甥,荀諶與韓馥的關係不錯。他們一起勸說韓馥將冀州讓給袁紹,韓馥竟然同意了。
袁紹既得冀州,重用韓馥手下的沮授、田豐、麴義等人,韓馥內心憂懼,跑到陳留去投靠張邈。袁紹派人去拜見張邈,當著韓馥的麵竊竊私語,韓馥驚疑不定,以為袁紹指使張邈暗殺自己,擔驚受怕的竟然自殺了,張邈為此暗恨袁紹。
幽州的公孫瓚聽聞袁紹得了冀州,便要求平分冀州。袁紹自然不答應,公孫瓚知道自己被利用了,自此與袁紹不和,雙方摩拳擦掌準備大戰。
袁紹奪了冀州後,又自封周昕、周昂的弟弟周喁為豫州刺史,周昕、周昂派兵協助周喁奪了孫堅的治所陽城。孫堅聽聞,隻得從長安退兵。
至此,群雄會師洛陽進去長安的計劃就徹底落空了。
朱雋見大勢已去,便急急的離開洛陽,打算去中牟招收兵馬,伺機再討伐董卓。路過虎牢時,特意來看望朱鉉,順便將這些消息都告訴了朱鉉。
朱鉉聽完這些消息,心下嗟歎不已,看來群雄紛爭的局麵已經不可挽回,長安城是遙不可及了,就勸朱雋與自己返回家鄉。
朱雋卻死活不肯,定要留在中原解救漢獻帝,臨行又囑咐朱鉉,暫時借助袁紹的力量除掉公孫瓚,保衛大漢的東北邊境。朱鉉隻得與他互言珍重,依依惜別。
送走朱雋,朱鉉便去曹操營中。
曹操聽聞朱鉉痊愈來訪,忙率眾將迎出帳外。二人客套一番,朱鉉首先說:“日前聽聞我的屬下對曹公多有不敬,還請海涵!”
曹操哈哈一笑,像沒事人一樣,臉上一副無所謂的樣子,笑道:“些許誤會,你我都不必掛在心上!不知今日將軍此來,可是有事要說?”
“公孫瓚在幽州、冀州、青州作祟,使整個遼東動蕩,胡人趁此南下,其禍亂實在不下於董卓。我義父臨行前,要我借助袁紹的力量鏟除公孫瓚,不知曹公願否與我同往?”
曹操近日也正在憂慮今後的去向,自己手裏沒有地盤,長安又攻不進去,隻能先投靠別人。本想去陳留,那裏是好友張邈的地盤,但陳留太小怎能同時容下二人。去投奔袁紹倒是個不錯的選擇,冀州物產豐富、幅員遼闊,隻是曹操一直覺得袁紹雖然表麵上是個寬容忠厚之人,實則內心浮躁心胸狹窄,隻能與之患難,不能與之共榮。正在這躊躇不定之時,朱鉉提出去投奔袁紹,曹操也隻得勉強答應了。
曹操著人通知曹仁自敖倉啟程,朱鉉也讓宜陽的牽招速來與自己會合。然後二人率軍從虎牢關拔營,一起前往冀州。
走到河內,袁紹的使者前來,要曹操、朱鉉二人就地駐軍,協助太守王匡抵禦董卓軍。
曹操、朱鉉將兵馬安頓好,便帶著劉曄、程昱去鄴城拜見袁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