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關東軍起(2 / 2)

至於曹操,他的經曆就曲折多了。

董卓入朝廢少帝、殺丁原、逼走袁紹的時候,曹操就知道禍事遲早要降臨。所以他要求父親曹嵩,盡快逃離京城避禍。但是這個老財奴在京城聚斂了大量的家產,舍不得丟掉,非得要變賣了才能走。曹操沒轍,隻好一邊催促老爹,一邊派曹洪回故鄉譙縣安排家人住到別處去。

董卓要拉攏曹操,表奏他為驍騎校尉。

曹操的老爹還在收拾財產,曹操隻好用緩兵之際,派曹仁跟董卓請假,說自己前陣子參與宮廷事變,偏頭疼的老毛病又發作了,必須休息幾天,才能來報到。

董卓相信了他。

曹操趕緊叫曹仁護送曹嵩走人,而且不是返回老家,往東邊徐州方向避難。為了不讓董卓覺察,並沒有帶大隊人馬,隻帶領一些家丁。

送走了親眷,曹操便開始謀劃自己逃離洛陽的辦法,一天夜裏,曹操換上普通衣服,內藏兵器,翻越官邸後牆,一個人溜出城外。

第二天清晨,董卓看到曹操逃跑了,勃然大怒。發出全國通緝令,各地設卡晝夜巡查;派人去曹操的老家譙縣滅他的族。

曹操跑不過通緝令,跑到河南中牟縣的時候,被一個亭長的巡邏隊逮住了,虎落平陽是英雄的家常便飯,馬上送到縣裏,縣令早接到通緝令了,擱監獄裏存放一個晚上,明天送洛陽去領賞。

負責此事的一個曹吏另有想法,他向縣長進言:“現在董卓專權,曹操又是天下聞名的英雄,我等小吏不宜參與其中。”這話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俗語說:“神仙打架,草民遭殃。”董卓、曹操之間的事,按現在的說法,屬於上層政治鬥爭,你一個縣令跟著摻和什麼?將來萬一董卓失勢,曹操這一幫的還不殺你全家?

縣長一聽,有道理!連夜把曹操放出來,還送他一匹馬,令其趕緊逃跑。對外,隻推說抓了個假曹操。

這個縣令或者曹吏都不是陳宮。

離開中牟縣,曹操有馬騎也不敢走大道,翻越山中小路,終於逃到了陳留(河南開封市東南),立即和等在那裏的曹洪會合。

跟其他的關東豪傑比起來,曹操可謂白手起家,當時的曹操手中沒有一個兵,隻能現招。

好在曹操之父曹嵩錢,加上曹操本人也很有號召力,沒有號召力也應該很有些手段,總之當地的富豪紛紛慷慨解囊。

最義氣的是一個叫衛茲的人,是清議派人士,年輕的時候,在郭泰門下學習,後來成了當地首屈一指的豪爽巨富。

聽說曹操要起兵討伐董卓,很痛快的捐獻出所有的財物,原話說得是,“明天我家的財產就全是軍餉了。舉兵起義就一塊弄,我等著幹這事不是一天兩天了。”不知道他是等著討伐董卓,還是等著起兵造反不是一天兩天了,看來他是對時局不滿不是一天兩天了,絕非安分之輩。

有了錢糧、軍餉,立時就有許多人來投奔曹操,陽平衛國人樂進;山陽钜鹿人李典;同鄉人夏侯淳、兄弟夏侯淵,加上曹洪、曹仁,這些人成為日後曹操帳下的心腹大將。

這時,正好廣陵太守張超來找他哥哥陳留太守張邈商量起兵討伐董卓之事,曹操也在陳留,兄弟三人同心協力,向天下英雄倡議共討董卓。

張超的功曹正是臧洪。臧洪先於袁紹逃出洛陽,直接投奔了張超。這張超不是一般的待見臧洪,簡直就是言聽計從,搞得大家夥都不明白廣陵到底誰是太守,張超卻一點都不生氣,恨不得將太守之位讓給臧洪。

這次結成聯盟討伐董卓也是臧洪的主意。

公元189年12月,由臧洪主持歃血為盟儀式,曹操、張邈、張超在陳留宣布起義正式開始,討伐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