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群策群力(2 / 2)

王朗心下暗喜,卻裝出一副惶恐狀:“各位如此說,王朗驚秫不已!我本意隻為會稽境內子民安居樂業,追不追隨的從何說起?”

在座諸人都默聲不語,唯有陳平看出王、朱二人演戲,隻是這虞翻說話未免太過露骨。忙上前安慰王朗:“大人不必驚疑。我等隻是佩服您治理會稽有方,黎民百姓也都感念您的恩德。如此亂世,誰人心下不是惶惶,正盼大人做我等的主心骨呢,也好有個依靠。”

王朗聽陳平如此一說,才麵露喜色。心想:“還是陳平穩重會說話。朱鉉、虞翻畢竟年輕,什麼‘唯馬首是瞻’,還‘誓死追隨’,難不成要我做‘陽明皇帝’那樣的跳梁小醜。(王朗來會稽之前,句張人許昌嘯聚了一幫人,自立為天子稱‘陽明皇帝’)”

王朗見眾人確實是真心輔佐自己,便切入正題:“各位,有什麼好建議,不妨說出來一起商討。”

還是朱鉉最先說話:“郡守大人,我請示三件事。”看王朗點頭首肯,便繼續說道:“一請各縣仿效鄞縣招募‘義兵’,大縣三千小縣二千,設專職縣尉一名負責,忙時務農、務工,閑時操練。‘義兵’除小部分有官階者外都不領餉,可協助官府於戰時守城、運糧、探查、巡邏等。”

“好,其他兩件事一起說出來大家共議。”王朗讚許道。

朱鉉又說:這第二請,便是請大人精選士卒,裁撤老弱。各縣目前有兵大約數千,多有不濟者,可將老弱裁汰,分發田地財物使其有所養。再從各縣精選壯碩之人與裁汰老弱後剩下的精壯兵丁合編為守備軍,大縣一千餘人、小縣五百餘人,負責境內軍事行動和安全保障。

三請選練水、陸精兵。我已在鄞縣訓練了五千士卒,大人可在全郡再募兵五千為水軍。水、陸軍可就近駐紮在郡治山陰城外,如遇大戰可隨時支援各處。

朱鉉說完便坐下了,文正、王元瑋等人紛紛起身,於經濟、水利、農墾工商等方麵發表自己的建議。其中虞翻看來對朱鉉的選練水軍的提議很是讚同,並補充:“我會稽境內,水道縱橫、丘壑林立,五千水兵略顯不足。我看最少要一萬之數。”

朱鉉不解:“虞大人,要得了這許多兵嗎,豈不徒增軍費開支?”虞翻自上次與朱鉉論辯後,對朱鉉尊敬了很多,彬敬有禮的回答:“小老弟,若單論水上作戰確實不需要這麼多,可水道是我郡內物資流轉最重要的途徑,水匪不時的攔截貨船、神出鬼沒,僅靠在水麵追剿根本無濟於事。我的意思是在主要水道上,選擇水麵狹窄之處,在兩側設置壁壘碼頭,內藏精兵百十人,遠則以弓弩射之,近則駕小舟抓捕,大約有五十餘處這樣的壁壘,就可保主幹水道無虞。”

陳平情不自禁地稱讚:“虞翻此計甚妙!各壁壘還可仿效塞外長城,以烽煙為號加強聯絡,若水賊膽敢攻擊壁壘內兵士,附近各處便可及時增援。這樣,水匪隻能棲身支流、湖塘,我們再派水軍清剿,會稽境內以後再無水匪之患。”

王元瑋又提議以人工改道水流,去除湍急、渦旋之處保證行船暢通。

王朗聽到此處,很是高興,感歎一聲:“各位果然都是人傑。山賊、水匪和於越族人乃我郡三患,如此妙計必能根治水匪。不知其餘兩患該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