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文正獻策(2 / 2)

楊懿嚇得眉目一跳,頭腦立刻又清醒了不少,忙說:“剛才不過是無奈之語,可你也知道本縣確實手中無糧了呀。”

朱鉉神秘的一笑:“其實辦法就在大人手中。”楊懿也不是笨人,馬上聽出朱鉉話中有玄機,笑問:“你若果真有辦法,本縣定當抬舉於你。”

朱鉉正色說道:“我是為民請命,大人的抬舉還是等流民安置好了再說吧!”楊懿點點頭,又問:“說說有何辦法。”

“請大人下命城中所有貨品許降不許漲。”

“好,值此危急時刻,哄抬物價確是於理不合於法不容,我即刻下憲令。”楊懿很痛快的答應。

朱鉉卻說:“此事不急。請大人將倉中之糧先借與我。”

楊懿一聽朱鉉又要借官府的糧食,不由得急道:“那不行,官糧不能動,這事早說過了,萬萬不可!”

“大人,我絕不用官糧賑濟流民,十日之內如數歸還。”

楊懿還是不信朱鉉,朱鉉抱拳道:“我願用表兄所有店鋪和財貨作抵押,文契我已帶來。”

楊懿拿著文契似還猶疑不定。朱鉉疾聲而言:“大人應當知道,中原各州黃巾起事,朝廷處置的正是各級直接負責的縣郡官員。州牧大人隻需行一道公文,便能將責任推得幹幹淨淨,隻是苦了大人您了。”

楊懿呆在原地愣了半響,暗想:“不答應,亂民起事自己難辭其咎;若答應了,萬一官糧收不回來同樣有罪,都是一死……罷了,不如拚一把。況且還有張欒的文契在手,不怕張欒、朱鉉跑了,跑了和尚跑不了廟。朝廷賦稅自前朝以來就以糧布等實物相充,若以金上繳還能減免一塊,再多報些災害,數目也大約差不許多。”

想到此處,楊懿便道:“流民之苦本官如何不知?隻是此事我卻不宜出麵。你可憑我佩劍去往倉廩提糧,隻說為防流民哄搶,暫將庫中一半糧挪往他處存放。若倉曹掾問起此事,我隻推病不出,全權委托你來處置,這樣可行?”

“謝大人!”朱鉉興奮的謝道,心下甚是感激文正,若非這個老吏點撥,朱鉉哪裏能知道如此多的官場道道,恐怕他朱鉉現在已帶人搶糧了去。

出了縣令府,朱鉉徑直回到客棧。張欒告知他已派人去山中調人,若連夜趕路,明日雷氏兄弟就能帶四營弟兄趕到城外候命,車馬、糧倉也已經準備就緒。掌燈時分,文正回來了,述說了一日的情況。原來,文正查看了賑濟之事後,又去找那些管理流民的老者,業已約好,隨時聽候調遣。

三人都如同散了架一般。片刻,文正才說了一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等已然盡力,以後就要聽天由命了。”

朱鉉很是佩服的看著文正,“文先生,此事不論成與不成,以後你就跟我們一起可好?”文正苦笑:“做下此等大事,成與不成我等都已成眾矢之的。成,則縣內士紳大戶必記恨我等;不成,朝廷王法也不會放過咱們。你我還能分開嗎?”

張欒歎言:“天地之間,男兒正該敢作敢當!”三人又計議一番後,便都去歇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