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允輕聲說道:“陛下,等到公琰先生的消息一傳回,咱們這邊的大戲就開鑼。”
劉禪站起身來,輕搖著羽扇踱了兩步,一場大幕即將拉開,這出戲碼的最後結尾如何,所有人隻能拭目以待。
“文偉先生那準備的怎樣,有兩天沒看到他了。”
“回陛下,用文偉的話說,就是萬事俱備。”
劉禪意味深長的一笑道:“告訴文偉先生稍安勿躁,丁銳這個東風就要來了。”
董允一揖道:“陛下盡可放心,成都認識丁銳將軍的人本就不多,他的家人臣已經安排其前往交州,這次來成都的是丁銳的心腹,熟識交州戰事的各個細節,再加上兩人相似的體貌,除很相熟的人外難以識破。”
劉禪倒負著雙手來到涼亭外,看著遠處碧藍的晴空,一首七律緩緩的吟出。
青海長雲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董允站在劉禪的身後,肩背微微的聳動。從這首詩詞中,董允聽到了陛下的雄心壯誌,同時也感受到他內心深處的些許焦慮。
悄悄的看過去,秋日的陽光灑落在劉禪的身軀之上,圈繞出一層溢彩的光輝,董允不禁看的有點發呆,這種景象此生還是第一次見到。
……
洛陽城外,魏軍大營。
司馬師略顯焦急的詢問道:“父親,聽伯淩先生說,大軍已經準備完成,為何仍然按兵不動呢。”
司馬懿沒有理會司馬師的焦慮,再次看了一眼地圖搖著頭說道:“伯淩啊,現在的態勢讓老夫心中惶恐,你有什麼看法沒有。”
斐景眼神投射向地圖之上,這上邊已經被司馬懿密密麻麻的勾勒成滿天星。
仔細的盤算了一下,斐景也擔憂的說道:“大都督,遼東毋丘儉帶走了八萬,荊襄曹宇駐紮十五萬,雍涼郭淮擁兵十二萬,大魏在邊境已經集結了三十五萬大軍,還有五萬禁軍拱衛都城,這次都督再帶走六萬大軍,萬一有事發生,大魏將派不出一兵一卒了。”
司馬懿冷靜的說道:“伯淩說的是,老夫遲遲不動,正是擔憂此事。萬一我遠赴遼東,江東和西蜀再結伴而來,大魏危矣。”
斐景詢問道:“成都蔣琬已經開赴巫山,西蜀與江東的和談看來已經取得了不小的進展。成都有什麼消息傳回,士宗已經有近十日沒有消息了。”
司馬懿敲擊著案幾,不規則的聲響如同他的內心一般。
江東的孫權倒不是非常的危險,有揚州王淩和荊州王基兩人,江東難以成事;但成都的劉禪卻是不可小覷,上一次被其重創雖說有運氣的成分,但他麾下的那支龍驤大軍戰力確實很強。
“伯淩啊,如果西蜀兵犯雍涼,郭淮的勝算能有幾成呢?”
斐景略一思索道:“大都督,郭伯濟久經戰陣,麾下有十二萬之眾,即使西蜀全國而來,亦有一戰之力。”
司馬懿憂心忡忡的說道:“僅有一戰之力不行,老夫擔心的根本就在於此。”
“聖旨到,太傅司馬懿接旨。”
門外一個聲音響起,讓司馬懿喟然長歎。曹叡雖是精明之主,但卻跟先帝有著巨大的差異,沒有經過戎馬征程的他,已經被遼東的敗績擾亂了心神。
宣召的宦官逐漸的遠去,司馬懿依舊手捧著一卷錦緞站在院落之中。
率兵出征是近年來日夜企盼的結果,但現在的局麵卻讓司馬懿感到一種心悸。
斐景來到司馬懿身邊寬解道:“大都督,陛下的焦躁也可以理解,萬一公孫淵擊破毋丘儉,進而占領幽州全境,對大魏來說也是沒頂之災。”
司馬懿穩定下心神回轉書房,伏在案上奮筆疾書。現在不能再糾結於權利之爭,種種威脅必須向陛下提出警示,以防患於未然。
一架車馬將司馬懿送到了皇宮之內,半年裏第一次見到了曹叡的真容。
看著佝僂著身軀的司馬懿,曹叡竟然泛起一絲的喜悅。還不到六十,司馬懿卻已經老態盡顯,這一年司馬家經曆的多重磨難,尤其是司馬昭被劉禪送進了地府一事,對他的打擊還是非常沉重的。
如果是劉禪在此,一定可以看到司馬懿眼神裏的那絲絲陰鷲,可惜曹叡沉浸在欣悅之中,即使發現了這點也會下意識的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