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戰下邳(一)(1 / 3)

有些錯誤可以補救,還有一些錯誤,就像雷區一樣踏入再無回頭機會,隻能拿一生去償還了。

李斯年近七旬垂垂老矣,趙高有備而來勢不饒人,這場爭鬥,終歸以李氏二子盡皆解職下獄告一段落,剩下的好戲,尋常人不得而知了。

但是很奇怪,另一些不該被尋常人知道的細節卻以謠言的方式逐漸擴散,就比如那日在殿上二世所說“別弄髒了銅柱”,這種本該為君上諱的話語,從鹹陽到內史,乃至周圍的三川、漢中、河東、北地、上郡人人得知,唯獨胡亥不知自己的一句話已經惹下禍端。

這其中,又以上郡的反應最為特殊,二十萬大軍忽然南下三十裏,雖說出發當日馬上回營了,但是這種明顯沒有皇帝允許的事情還是讓整個大秦為之一滯,然後眾說紛紜……

有人說,這是王離將軍知曉李斯一家下獄之後作勢聲援,為的就是保住這位肱骨之臣以抗趙高。

有人說,李斯算什麼?王離的真正目的是救將軍蒙恬,他才是真正的柱國之臣。

有人說,王離威望不足,對於九原軍已經失去掌控了,這些都是軍卒自發而為。

還有人說,大軍作勢是想威嚇各地叛逆,是奉了陛下密旨的,根本不是別人猜想的那樣……

而這時候,傳聞中英明神武、密旨護國的二世皇帝胡亥對此依然毫無所知,整天醉生夢死,為了躲清閑,他甚至搬到了宮群之中最北邊的望夷宮,遠離政事。

皇帝與臣子脫節,最終將會造就權臣,如果權臣是趙高這種人,國家的災難也就來臨了。

讓很多人長舒一口氣的是,不知出於什麼考慮,九原軍的異動最終沒引起大秦任何反應,無人追查大軍擅自出動的罪責,朝堂對此也不驚懼,仿佛這件事根本沒發生過,過去就過去了。

奔波與鹹陽與上郡之間的快馬不絕於道,但全都是私奴家兵,並未見到宮中遣使。

對於心向大秦的臣民來說,這是最壞的時代,對於許多過去不敢冒頭的勢力,這又是最好的機會。

最能打的邊軍猛然翻了個身,確實讓許多人暫停一下不該有的心思,陳勝吳廣之流甚至準備好守城了,回過頭,卻發現這座帝國依然像在睡夢中一樣,與陳縣近在咫尺的上蔡、長平、陽夏等地,一兵一卒的援軍都沒有……

這就安心了,看來二世並不會調兵遣將!

陳勝很安心,項籍卻很鬧心,因為下相叛秦之後,與之相鄰的下邳早就做好應戰準備,所以戰事進行的並不順利,最起碼,當天陷城的願望無法達成,他覺得日後無顏去見叔父。

站在下邳野外,最有感觸的當屬欒布,當年的長輩無人跟隨大軍,卻把欒二伯的埋身之所早早告知與他,一個土包一棵樹,欒布跪在那裏哭的如同月子裏的娃。

沒有紙錢沒有香燭,極少參加祭禮的虞周有些不適應,學著季布的樣子奉上五穀與小三牲,三個人手忙腳亂的敬謝了一圈。

什麼太一神皇的眷顧,路神、先穡、玄冥對先人的照料,當地社神、五祀(門、戶、井、灶、中溜)官神……一一拜下來,脖子都酸了。

按理說,祭祀這種事情應該很要求很嚴苛,不僅有特定的時間,外人更是不能參與,不過季布跟虞周當年都著過喪服,此時以宗族之禮拜見,不算生分。

大大小小的祭禮之後,欒布仿佛忽然成熟了,站在那裏仍是才長出青須模樣,以前那種明顯的任俠氣質卻已不見,更像個坐地分贓的豪強。

這一點,不隻虞周看到了,季布明顯也有發現:“咦?你是不是想通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