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治之於未亂(1 / 2)

屈原曾在大作離騷中寫道“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作為高陽後人,楚人們過的還是古六曆裏麵的顓頊曆,也是後來嬴政統一之後天下遍行的曆法。

這樣的曆法是以九月為歲末,十月為新年的,因為十月又稱冬月,按五行說屬於水行月份,與顓頊北方水德大帝暗合,所以要這麼算,眾人離開項家的時候正好是臨近歲末。

這讓後世而來的虞周很不習慣,好在幾個月的忙碌之後,韓老頭提議按照夏曆休息一段時間,好好度過元日。

中國人過春節的習俗已經有四千多年的曆史了,隻是隨著時間的演變叫法不同、看重程度不同而已,好久不見的韓老頭滿眼血絲風塵仆仆,卻把腰挺的槍杆一樣。

老家夥有理由這般驕傲的,近三個月的時間,總共運回多少銅錠鐵錠虞周不知道,但是不大的山洞已經全部堆滿,曹皮匠已經開始尋找另外貯藏的地方,用魏老頭的話說,如果全部打造成兵器,足夠千人造反用了……

這什麼比喻,真是的,幾個老家夥已經夠不安分的了,魏轍還以造反為標準,以為虞周現在的處境跟劉邦流落芒碭山一樣麼,比他缺吃少穿沒兵器好多了好麼!

既然是過年,就離不開吃喝跟禮物,虞周努力的想把來到這裏的第一個新年過成後世的模樣。

兩個小姑娘明眸皓齒的,看上去就喜慶,不能厚此薄彼,一人一個小小的銅鏡到手,美滋滋的照起來,這可是當哥哥的親手打造,打磨的光鮮亮麗不說,也輕薄許多,背麵刻著她們各自的名字,甚至還有不同的圖案。

項然那麵後麵是個小鳳凰,而虞悅的則是一枝青蓮,雖然手藝不精醜了些,依然讓兩人愛不釋手。

“呔,不為人子,老夫辛辛苦苦弄來的銅就被你這般作踐,我怎麼覺得你光長個子不長本事了,看那兩團雕刻的,什麼東西啊,辱沒了老夫名聲……”

真是的,挺大的人了還吃小姑娘的飛醋,送什麼都不如錢來的實在,幾枚鋥光瓦亮的銅錢遞上,韓老頭笑的眉眼都看不見了。

仔細打量過後,老家夥疑惑道:“這不是時下的蟻鼻錢啊,也不像秦半兩,怎麼這般奇怪?”

當然奇怪了,虞周又不知道日後的秦半兩什麼模樣:“義父,這隻是當禮物用的吉祥錢,圖個喜慶,您真打算私鑄銅錢啊。”

韓老頭牛眼一瞪:“不然老子累死累活圖什麼,還不是為了以後養你們幾個小混蛋,真是好心當作驢肝肺,我看你最近手藝也沒長進嘛,淨弄些華而不實的東西。”

魏轍在一旁點頭道:“確實如此,這小子最近不學無術,連錢範上麵的文字都是老夫所寫,好像他不識字似的。”

兩個老家夥一吹一捧,把虞周氣的肺都要炸了,真要鑄錢也得等日後大秦一統好不好,現在做出來用不了兩年就得淘汰,而且錢幣都是青銅所鑄,哪有用純銅的,魏老頭也是,自己隻會簡體字跟楚篆,這不是想要他寫幾個秦隸新鮮一下嘛。

“子期,許久不見,家中老母多虧照料,請受為兄一禮。”

還是跟實在人說話舒服,虞周急忙讓過,陳母是長輩,兩個小丫頭叨擾的更多。

“陳大哥客氣了,小妹多蒙叔母照料,還未謝過。”

客套話翻來覆去就沒意思了,陳嬰開門見山道:“子期,開采而來的銅鐵你打算如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