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記也是叫錢給叫窮叫怕了,不可能為了家鄉的一條路,硬是要縣財政出那麼一大筆錢,這不是明擺著給人留下話柄麼?還有一個方案也是技術人員提出的,如果不走原路,從山間直接取直,走直線到北湖鎮上,這樣一來,路麵長度將近節省一半,不到十裏路,可是這樣做,其中的花費隻會更大,取直就需要炸山挖平填土,路是可以走直線,而這樣的花費比前一個方案多得不是縣裏財政上所能夠承擔的,除非上麵能夠立項,作為一個項目有上麵的撥款,否則誰也不敢開口動工。
劉書記是有心無力,眼看著去年全縣都在搞公路建設,可是也沒辦法給家鄉的路稍加改善,不可能給家鄉弄個半拉子路麵,可要不這樣就隻有擱在這,等以後的機會,國家公路建設的規劃總會沾及到這裏。說白了,就是錢的事情,一百多萬,不是個小數目,可也不是個很大的數字,照北湖農高今年的形勢扭虧為盈賺取的利潤就不止這個數,自己到聲農業廳爭取的扶持貸款一下就是五百萬,要是省裏能夠立項的話,應該是悉數可以解決這個大難題,他把自己的想法跟劉書記略微透露,說自己想到省城去試試看,如果能夠爭取聲交通廳的支持,弄個項目撥款就好了。
劉書記立馬讚同,說儂安邦來了北湖之後,鎮裏的工作是大變了樣,有儂出麵,俺是一百個放心,隻要儂提出需要鎮裏協助的地方俺可以在這裏打包票,全力支持沒半分推阻,這事麼,俺本來想跟儂說道說道,可是又怕這事不是一般的小事,讓儂誤會了,現在,安邦儂能夠主動提出來,實在是北湖鎮三萬多老百姓的福氣啊,俺作為家鄉人更是發自內心的感謝喲。他當然不同意劉書記這種說法,隻說自己這樣做,也是作為北湖鎮的領導為地方做些事,並沒有想其他的,隻是覺得應該做,至於能不能成功,就隻有試試之後才能夠知道,自己在這裏並不敢打包票。
劉書記清楚這事情的難度,對他說不管事情是否成功,有儂安邦這番心意就是北湖鎮人的福氣,俺是一如既往的全力支持儂做事,並說如果真要上省城去爭取項目,應該先到縣城交通局去跟技術人員交流一下,聽聽人家技術人員的意見,這樣更可以做到心中有數,最好是能夠弄一個詳細的申報方案到省裏去,不然儂想,人家交通廳大衙門多忙哪,哪會有閑工夫聽儂慢慢的說清楚。劉書記這個建議有道理,他決心就這段時間到省城去辦辦這事。
縣交通局聽說他想到省城去爭取項目立項,百分百表態支持,交通局高局長可是劉書記手裏提拔上來的,老書記雖然離開了,並不影響高局長對老書記的一份心意,有心給北湖鎮建一條好路,無奈力不從心,有這個機會,自是響應,馬上派了一個專門負責這個公路規劃設計的技術人員跟著他跑省城,對技術方麵他一竅不通,隻能全聽專家的,自己頂多去爭取時把相關的數據牢牢記住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