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裏麵的事情到現在為止,他基本上可以歇一口氣,可以安心的到外麵去轉轉。上次,公司經營缺少周轉資金,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他到了省城,跟肖光打聽農業廳對下麵搞養殖有沒有一些扶持的文件。這消息是池旭從人民大學的導師跟前得知來的。國家每年都有不算少的資金下撥到地方,扶持地方發展,有貼息的、不貼息的和利息較低的幾種。他到省城自是想弄弄那種能夠貼息的國家貸款,北湖農高還是今年起步,能夠盡可能的減少成本,是他這個做經理的責任,不比他自己搞養殖,不去想國家貼息貸款,就是想也需要走後門,那是他所不願意看到的,現在,他去問肖光這事,是為了整個北湖農高公司的全體員工,不是個人的私事。
國家有這方麵的貸款,本就是扶持地方發展,北湖農高按理完全符合國家這方麵的規定,有條件接受這樣的貸款,他隻是知道了這方麵的情況,盡力的去爭取屬於自己的權利。由於他知道的消息比較早,又有肖光在裏麵幫忙,在六月份獲得了農業廳農村發展項目的專項資金,經農發行下撥國家貼息貸款五百萬。
北湖農高的規模拿在省裏規模並不算小,存欄豬數量達到兩萬頭的養豬場在全省沒有幾個,不過能夠獲得這麼一大筆資金卻是肖光在裏麵出的力氣,有這一筆大資金,農高的日子就好過多了,他無需去為經營資金周轉的問題發愁,在大水搶險的過程中,他也有底氣給大夥發補助,隻要保住大壩沒事。
從這件事裏麵,他也發覺自己的思路不能專門停留在下麵,縣城跟市裏都不是自己目光應該專注的地方,要盯就盯在省城,你看,人家多大方,一出手就是五百萬,要是縣裏跟市裏,想貸到五百萬款,不是那麼輕易的事情,那些行長要向他左解釋右解釋銀行的難處。不是人家銀行不想貸款給你,實在是市級銀行的儲備金本就不可能跟省城的分行相提並論,五百萬在市級銀行可能是大手筆,拿到省城分行不算啥,比這數字大的貸款多如牛毛,人家貸出這筆款子眼睛都是眨巴都不眨巴半下,的的確確的衙門大了好辦事。
公司順暢了,不用自己多加*心,這心思就很自然轉到了北湖鎮最為關切的公路上麵,當初跟華夏公司談判,要不是有水路這條通道,人家是再有誘人的條件也不會過來合作搞養殖,沒一條順暢的馬路,連貨物進出都不方便,人家咋能夠跟你合作?搞養殖,有大量的物資需要運進運出,沒有一條好路,司機不肯進來,公司也隻能睜隻眼沒法,想賺錢都隻能白搭。華夏公司見有水路,沒說啥,可是要是有條好路,人家公司肯定是更加滿意,對北湖鎮今後的發展更是如虎添翼,可是,這路可不是那麼好修的。
不然的話,全縣在去年大搞公路暢通,龍墩鎮每家每戶都捐了集資,修了一條從三道鎮通往湖煙鎮的三級柏油馬路,跟經過三道鎮的縣城通往市裏的一級柏油馬路接通,從而結束了龍墩鎮公路坑坑窪窪的局麵,到縣城的時間也比以前縮短了近一半,北湖鎮這條路,卻在南江的公路規劃裏麵連提都沒有提一下,不是當書記的不盡力,而是其間原因複雜,可謂一言難盡,人家劉書記可是這北湖鎮出去的,家鄉的父母官,派誰都會盡力為家鄉建一條暢通大路。
他就這個問題跟劉遠道書記交流過,劉書記對老劉書記的難處完全可以理解,說不是人家劉書記不盡心,而是確實是沒辦法,為了這條路劉書記沒少*心,交通局的人來了幾次,可是每一次都是差不多說辭,一個方案是就這條原路鋪柏油,進行路麵平整了事,這樣的話需要花費的資金技術人員精確計算過,光是北湖鎮這一段路總計長度為二十三裏,按每裏長、路麵最起碼的寬度算出來的費用也需要近五萬,這樣就需要縣裏財政投入至少幾十萬,北湖鎮全鎮的人口不過三萬多些,每個人就是集資幾十塊錢滿打滿算也隻有一二十萬,剩下的隻得縣裏承包,誰有哪個肚量包得下來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