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發展(3 / 3)

過年的時候,工人們回老家的回老家,去城裏的去城裏,公司的兩位副總早在春運時候,他考慮人家來這裏不容易,年下沒多大事,就讓兩位副總比其他人提早放假,省城下來的人能夠蹲在這已經是不容易的了,能夠為他們著想的地方應該為他們設身處地的想一想,這樣,大年值班就隻有落在他、林立民和工會洪主席的身上,他是為頭的,責無旁貸要擔當起這一年的三十晚班,誰叫這些人當中就隻數他沒成家,一個人吃飽,全家人不餓,赤條條了無牽掛。

這是第一次,大年三十真正是因了工作上的事情回不了家,以前不覺得回家團聚有啥,現在離家在外,才從內心裏發覺對老爺老娘的不住,父母在,不遠遊,古人說得好啊!以前,在家裏跟老爺賭氣不回家過年,現在想想,自己枉讀了多年的書,卻是多麼的不懂事,當時隻因年少不識愁滋味。也正是這樣,他沒有回家,大年三十,在林立民的家裏過了一個不一樣的除夕,和這家人的感情更為親近,經過這幾個月來的相識,林大娘對他不用說是要多熱情有多熱情,可他畢竟是一個場長,是領導,多少還有點熱情之中的客氣,在這一晚,這中間的客氣無形中是消失了許多。

林立民夫妻對他更是熱情中有感激,有知遇之恩,還有救命之恩,相比年紀,林立民稍大他,洪靈兒卻小他幾個月,他不擺領導架子,兩人卻從來是親近中有百分百的尊重.,隻要他交代下來的事情,林立民無不全力去做好,使人滿意,生活上麵,他是一個人在北湖鎮,吃住在公司,吃飯有食堂,洪靈兒沒多管,但是一應生活方麵的其他瑣事,卻全部是她默默地在一邊幹好,不讓他有半點分心。他的辦公室本來有劉明凡打掃,人家是黨政辦主任,自從洪靈兒跟林大娘回來,就把這裏的清潔整理的雜事給包攬起來,不光他一個人,連省城來的兩位副總,洪靈兒一是一樣照顧,說是她一個女人家所能夠做的就是這些,做大事是你們男人幹的,能不讓你們這些做大事的男人分心,她就很滿足了。

春季的養豬高發病期安然度過了,他內心不由鬆了口氣,不管咋樣說,全鎮的養殖在他跟公司的技術人員日夜*心下,期間雖也有些大隊的養殖場出現少數的疾病,但無礙大局,都能夠及時控製,這樣,總算有了令人滿意的結果,成功了邁出了第一步,後麵的路也會順暢許多。依據往年對太湖水情的估計,去年太湖水位不是很高,那麼今年的大水,恐怕就是對他到北湖鎮工作的一個大考驗,好在北湖鎮總共也就隻這座北湖水庫,沒多的大壩需要他去分神,隻要保住了北湖大壩,北湖鎮的工作就是圓滿交差。

北湖大壩不同於別的大壩,是舉全縣之力建築起來的大壩,大壩外麵全都是石頭砌成,這一點,有北湖鎮的天時地利,石頭有的是,無需花多大成本,在全縣甚至整個江州地區都是掛上了號的大壩,每年都有國家下撥的款項進行維修,當然專款經過多個部門的轉手,究竟去向何處就不得人知,反正他在農場的財務賬目上麵沒有看見過這一筆收入,他到北湖農場主管這大半年來,也沒有聽說過這麼一回事,不過大壩的整體狀況卻是令他滿意,事實上,大壩自打建成以來就沒有倒塌過,連83年那樣的大水都依然矗立不動,牢固的程度是經過久經考驗,也是結結實實在那個熱火朝天的時代建設起來的結結實實的一座大壩,不會有半點的偷工減料。

為了老穩,不能不老穩,這座大壩可是凝聚了他到北湖鎮來工作的所有心血,大壩要有事,不是他交不交差的事情,而是全鎮老百姓的日子到底咋樣過的大事情。在大水未來之際,要求落鳳大隊運了幾船石頭補缺,把凡是有些縫隙的地方墊了石頭上去進行加固。大水來臨,他和劉書記親自掛帥,分別擔任抗險指揮部正副指揮,在大壩的兩頭,靠近落鳳大隊跟上灣口大隊搭建了大棚,充當抗險臨時指揮部,六個大隊的幹部跟著安排值班,有事可以及時的通知到每個村民,北湖農高派了工會洪主席值班大壩,科研所方麵特意臨時請了位對抗險有經驗的技術人員過來協助,盡人力做到確保大壩萬無一失。可是人有情,天道無親,今年的太湖大水一來,就是來勢洶洶,非同往年,據預測,水位也將高於曆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