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學習(—2—)(2 / 3)

聞達熟門熟路的來到一間桃源仙境的包間,服務員過來端了些零食,泡好一壺綠茶,悄悄走開。兩人又聊起各自的工作,在這裏是聞達問他的多,他比聞達晚三年畢業,在社會上的見聞不多,平日也是忙工作,而且覺得跟師兄打聽瑣事不大好。

聞達問他主要是對他能在畢業一兩年就走上副科感到意外,要知道聞達工作了四五年才解決副科待遇,這還是單位的衙門大,級別容易,在下麵要想弄個副科可不是一般的難度,未免不起心打聽他的一些情況,而且同是副科,兩人的副科卻不是一回事,他是實打實的副科級,聞達的副科隻是享受副科待遇,為以後提拔打好基礎,說到底還是一個辦事員,要不是衙門大哪會有副科級的辦事員。

等了不一會,包間門口出現一個跟聞達年紀差不多的年輕人,瘦瘦的高挑個子,人顯得十分的精神幹練。聞達一見熱情的喊“肖光,來來,給你介紹一位年輕有為的師弟,梁安邦”從聞達的口裏他知道麵前的這人是省農業廳計財處計財科的副科長,用聞達的話說今晚是副科聚會,可最有前途的是肖光的副科,計財科的科長馬上到年紀退休,肖光唯一的副科就等著接位子。

他緊接著打招呼道肖師兄,你好,小弟梁安邦,晚你三屆。肖光打量了他一番,說你才畢業兩年就能來進修,看來一定有出息。

他笑笑:“隻是想學點東西。”聞達大概把他的情況說了一下,大都是老師高教授講給聞達聽的。肖光明白似地說:“這麼說,咱三人中,還是數你是有錢一簇了。”

梁安邦忙道:“哪裏,師兄取笑了,到省城我那點錢算啥,還是兩位師兄世麵闊,在省城我是舉目無親全靠兩位師兄了。”聞達聽了很舒服點點頭:“這話有理,肖光,今晚我倆得盡地主之誼,不能讓師弟第一次見麵就看低了。”

肖光笑著說:“這是應該的,到了省城是我們做東,到了他那裏就是他的主人。”他滿口答應:“隻怕兩位師兄不願意去師弟的窮鄉僻壤,要是願意去,小弟保證全力侍候兩位師兄。”

有了這一層校友關係,三人喝酒喝的非常盡興,都是年輕人在一起沒有絲毫拘束,對這種場麵他雖在鄉下,很少參與,但並不陌生更不會覺得差人一等,隻會意氣風發的喝酒說笑,喝完酒,兩人有帶他去KTV唱歌,說是讓他跟上時代節奏,鄉下肯定沒有這些玩意。KTV歌廂在省城也隻是這兩年興起,他畢業時都沒有,鄉下哪裏能見到,就是縣城有個舞廳算不錯。

平時的學習比較緊張,別人他不知道,隻覺得自己的時間安排總不夠,天天要研究問題,消化課堂老師講的知識,隻有到了星期天這僅有的一天假期,才有時間和聞達他們聚聚,或者和寢室裏的幾個同學去娛樂娛樂。

時間轉眼過了大半個月,這天,池老師講了金融學的幾個問題,涉及國家新興的金融產品——股票。課後,他問池老師股票市場開放了幾年,為什麼不像大多數的新興事物一樣高歌猛進而是起伏曲折,難道國家對這種新興事物持保留態度麼?

能夠提出這樣的問題,得益於他自己訂閱的《經濟日報》,長期的閱覽經濟類報紙,使他能夠時時刻刻關注國家的經濟發展態勢,在鄉下不能得知的事情通過報紙使他的經濟頭腦並不落後,報考了黨校的經濟碩士,他更是認真研讀報紙,常常把他看的情況結合現狀進行思考,一時難以明白的地方,有時寫信跟老師溝通,或者自己找經濟類的書籍參看。

池旭對他能提出這樣的問題明顯露出驚訝,不禁問:“你是在鄉鎮工作的?”意思好像不大相信他竟會是一個鄉下來學習的,班上就他一個人是鄉鎮來的,對這一點很多老師都聽說,也有老師對他表現好奇,畢竟一個鄉鎮的幹部用自己的錢來讀研究生不多見。

他點點頭表示肯定,池旭再次打量他一番,好像不大相信似地說可你提的這個問題,根本不是一個在鄉下待的人能提出來的,鄉下甚至連股票這個名字都沒有聽說過。他說自己去年開始訂閱了《經濟日報》,加上平時比較關注國家經濟發展,自然了解些國家的金融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