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進步(2 / 3)

對此,他隻能付以一笑,不做任何回應,隻說這事是組織決定,不能亂說。即便心裏有啥想法,他這個時候絕對不會露出任何反應,基本是沒影的事誰說得準。

隻是大隊支書接到通知到鎮裏來開會的時候,看見夏支書,張了一根煙過去,夏支書神秘的笑笑說:“小梁,儂可要好好幹哪,恐怕是今後的擔子會更加重了。”他笑著說夏支書是跟他們一樣在笑話他,還沒影的事情,哪裏能夠當的真的。夏支書認真的說:“那好,小梁,儂就等著看好事吧。”

上午,代表們在大會議室投票,他是當事人不可能有參加的資格,黃進和同樣,卻沒看見這個人的影子,問小王,才知道人家一早就沒來,忙著呢。小王見他沒有想出去的意思,提醒說:“梁哥,如果儂有事的話,俺可以在辦公室替儂看著,儂就放心的去辦吧。”

他仔細看看小王,想從對方的臉上看出是不是真心話,還是想跟很多人那樣的當作一種調侃的味道,小王大概也清楚他心裏的想法,認真的說:“梁哥,儂剛才問黃哥哪裏去了,俺可以告訴儂,人家可是為這事跑上跑下的,沒見有個停歇,就這陣,肯定是到代表們跟前敬煙去了說是要趁機拉拉關係,好讓人家照顧一些。”

說這句話,小王壓低聲音又說:“儂怕是還不知道,為這事人家到黃副鎮長家裏都去了幾次,還不是想讓黃副鎮長幫忙說話,跟其他的黨委委員就更不用說了,昨晚,就是黨委會開得那麼晚結束,儂在房間裏睡了,俺起來方便,卻看見黃進和從領導樓上下來,儂說,這時候人家不是求這事還會是為啥事呀。”

他搖搖頭笑笑沒說話,這搖頭一時心裏不知是為自己不會這樣做還是不屑於黃進和為了個副鎮長煞費苦心。小王見說不動他,也沒再多說,畢竟兩人小王要小些,有些話不好當麵說得太過直白,何況這事再要去做,也有點為時已晚,代表們都怕是在開始投票了。

他表麵是不關心這事,照樣在辦公室看看報紙寫寫字,但耳朵裏還是精起來聽著,哪怕是跟自己有一點半點的消息,都不肯漏過,心裏隻恨不得把說的人叫過來細細說清楚。

當天中午,大會開完,老楊在辦公室接到秋主任打來的電話叫辦公室的人都不要走開,要為小梁過兩天的考察做準備。老楊知道年輕的梁安邦即將是自己的領導,放下電話馬上向他表示祝賀,說他該當請客,這可是儂人生中的一大進步,不簡單啊,年紀輕輕就是副鎮長,將來前途不可估量。

他盡量保持平和的微笑要老楊不要亂傳,這還是沒確定的事,請客為時過早,再說再說。沒一會,秋主任過來,同來的還有老師洪友靈,洪友靈首先向他祝賀:“這次能推薦儂當副鎮長,完全是儂自己做的成績,四十個人投票,儂獨得二十六票,一半還多,俺和馬書記都沒有想到儂會有這麼高的人氣,說明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儂做了事人家會看到,也會記在心裏。”

接下來,秋主任布置後天的考察事務,他被洪書記叫去囑咐一些到時應付考察,該怎麼回答用什麼態度,洪書記作為老師盡心盡力的把自己所知全說給他聽,最後安慰他其實應付考察也不必太過緊張,畢竟儂是咱鎮裏民主推薦的人選,是全鎮人信得過的幹部,上麵知道這一點,也不會太為難儂的,儂隻要沒出啥差錯,基本沒多少事。

終於得到了確定的信息,他很想把這個好消息及時告訴夏蘭芝,中午他沒有在食堂吃飯,跑到供銷社去找夏蘭芝。哪知,夏蘭芝已經從供銷社經理的口裏得知了這一消息,一見他就說自己正準備去找他,慶賀慶賀一下。

兩個人第一次沒和其他的朋友在一起吃飯,隻是叫了幾個菜,端了在夏蘭芝的房間裏吃。副鎮長的考察順利過關,有馬書記一力出麵,安排接受考察的人員,有眼色的人也不會傻到不識時務的亂說,都是一片的好話。

一紙任命下來,梁安邦成了龍墩鎮甚至整個南江縣最年輕的副科級幹部,不到二十四歲,黨員是在大學加入的,是個正宗的黨的年輕幹部。他的副鎮長是全縣唯一一個進行全鎮民主推薦的,有兩個鎮推薦的人選因不符合縣裏的文件精神竟然打了下來,據說一個是年齡過了三十,一個是文憑不夠規定的大學文憑,隻是中專,就像黃進和的文憑,結果由縣裏直接下派人員擔當科技副鎮長,鎮裏瞎忙活一陣。

當了副鎮長,梁安邦擁有自己獨立的辦公室,安排在二樓西邊靠黃副鎮長的一間,前後有牆隔開,後麵一般做臨時性的休息間,前麵辦公。同時鎮裏跟他象其他的鎮長一樣配備了科技幹事,征求他的意見時,他提了小王。

這其實也是馬書記的意思,畢竟人家都是湖東大隊,小王的父親跟馬書記的關係不錯,小王還是馬書記手裏進來的,他提小王,隻是因為在鎮裏,他雖然來了上年,可真正認識的人並不多,其他的人不在一處辦公,平時見麵都難,更別說了解,隻有小王住在隔壁,又都在黨政辦辦公,從他搞養殖以來小王暗地裏向他走得近,他自己有時和華西湖等朋友一起聚會也叫上小王,有點同誌的感覺,這時提小王是很正常的事,馬書記跟他隱約的提出小王,可說是瞌睡碰到枕頭-----巧了。

小王做科技幹事,隻是跟副鎮長跑路有明確的說法,等於說小王在鎮裏要幹的協助科技副鎮長管好科技有關的事,其他鎮裏的事安排到頭上隻是臨時性的,放在以前,象小王他幾個都是跟打雜的差不多,哪個副鎮長副書記跟前缺人手就隨時叫過去幫忙,隻是梁安邦一來就被馬書記叫去的次數多,別的領導叫他的時候相對就可數得出來,人家都存著這心思人家小梁是馬書記的人,少叫為妙。

在東湖水庫養殖順利的時候他就默默計劃把養殖搞大,盡量在全鎮形成規模,如今天隨人願,可說這是給他憑空添了一副翅膀助他騰飛得更高。

正式搬進副鎮長辦公室後,他找了個機會跟馬書記彙報了他的想法,準備以鎮裏的名義給各個大隊下份通知,凡是有意搞養殖的大隊前來鎮裏聽由他自己開設的關於養殖的課,這樣統一集中培訓,比一個一個大隊要好的多,如果大家都搞養殖,到時他自己可沒空一個一個大隊的跑。對這件事,馬書記自是一百個讚成,有人主動為鎮裏的發展獻力獻策還有啥不同意的。

馬書記不但讚成,而且對他說到時候自己要親自給他打氣,給那些大隊幹部吃定心丸,讓他們能鐵了心跟儂搞養殖。在跟洪鎮長也通了氣取得支持,培訓班如期舉行。

十二個大隊支書悉數到來,看來想賺錢的願望比任何號召力都管用,不然以他一個剛登上領導崗位的年輕人怎能換得動這些老資曆的大隊幹部,他們看大都是他父輩的人物,在他們麵前誰都不尿他,誰叫他毛剛長齊資曆淺呢。馬書記說到做到,大隊支書到齊後,端著個不鏽鋼茶杯的馬書記走進大會議室,

當仁不讓的坐在主席台正中為馬書記留的位子,大家安靜下來,馬書記就這個培訓班開設的意義進行了說明,特別提到了梁安邦,說沒有他就不可能有今天這個會開,大家也就不可能有發家致富的夢想,梁鎮長能夠絲毫不藏私的把他所學的知識義務傳授給在座的各位,希望儂們要珍惜這個機會,能夠帶領自己的大隊走向富裕的大路,從而也能夠讓俺們龍墩鎮走向光明前途。

馬書記發表完自己的鼓動性講話,沒多停留在大會議室,說這個舞台還是留給安邦適合。梁安邦今天把這些大隊支書叫來,一者就麵對麵落實願意搞養殖的大隊,二者對願意搞養殖的大隊進行統一部署,搞清各個大隊的底細,並布置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

十二個大隊竟然個個都搞養殖,這出乎他的意料,問龍墩大隊的洪支書:“儂這裏哪有水庫啊?”洪支書帶著點儂個小娃子不懂的神情回答他:“梁鎮長,儂沒來多久,不知道,俺大隊不是有墩口水庫麼,跟儂集洞共用的,還有鎮北邊上的龍口水庫也不小啊,養養魚沒問題吧。”

他搓搓手,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這,俺還真不知道,所以,俺把儂們叫攏來還真是有必要,俺把全鎮的水庫摸清情況後,會針對各個水庫的情況看適合養什麼魚提出建議,俺鄉下人賺點錢不容易,可不能做糊塗事。”

這句話他是發自內心,說得真誠,各個大隊的支書對他這句話都發自內心的讚同,對他做事的看法又有了另外的看法,人家年輕做事可不像年輕不懂事,人家是做大事的,考慮周全,何況人家湖東養殖成功的例子還擺在那,絲毫不用考慮人家是做做樣子,這可是有真本事。

忙了一上午,臨到吃中飯,有人提議,今天是梁鎮長當領導後跟俺們第一次見麵,大家應該恭喜梁鎮長,這頓中飯應該由梁鎮長請客。一幹人聽到有飯吃,哄然響應,都笑嗬嗬地說應該應該,梁鎮長年紀輕輕就當上領導,早該恭喜。

見大家興致很高,他也不好卻了各位的興,請飯在他是常事,隻是這頓飯看樣子要花費不少,非比往常任何一頓飯,心裏打鼓可口裏卻不得不答應:“各位支書大人,要請客當然沒得說,不過不應該說恭喜俺,都是為老百姓做事,談不上喜不喜的,倒是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俺請客,希望往後的工作要各位盡力支持,如今天一般,是足給了俺的麵子。”

大家嘻嘻笑說:“沒問題,儂梁鎮長的事就是俺們大家的事,不會不盡力的。”夏支書看看他毫不猶豫的答應請客,笑著搖搖頭,走出門口時對落在後麵的梁安邦悄聲說:“儂請客,光請俺們大隊上的人,鎮裏的領導象馬書記在家,儂是不是也要請一下,一道麼。”

他點點頭,這一茬倒忘了,夏支書要不說,他真不會想到這方麵,吩咐小王跟那些支書先去供銷社食堂,就說是自己請客,先點好菜,自己到樓上去請馬書記等人。

馬書記聽說是大隊支書打他的秋風,笑笑說:“請客也應該的,以後的工作還要這些人多支持,不過哪能讓儂出這份錢,這樣吧,花費多少不用儂管,儂到其他領導的辦公室去看看,就說是今天中午開了一上午的大隊幹部會,順便吃個中飯,有空去的就都過去。”

對馬書記這樣的安排,他從心裏感覺馬書記這是細心為自己著想,但是對由鎮裏公家出錢,他不大情願:“今天俺是真心請各位大隊支書的客,如果讓鎮裏出錢,到時會讓人說俺小氣,借公家的名行自己的私情,這樣還得不償失。”

馬書記看看他不像是做做樣子,也真心對他說:“安邦,儂可不要事事攬在自己身上,象這樣的事完全可以以公家的名義報銷,工作嘛,儂真這樣想的?”

他點點頭說自己也是為了今後的工作著想,不想今天的一頓飯給那些支書留下不好的印象,再者自己單身一個人,又不用擔心養家糊口。

馬書記笑笑,由他,隻說自己一定會準時去喝酒,至於請其他的領導那就不必了,反正是儂私人請客,別人說不得啥,要不,鎮裏洪鎮長那裏儂去看看,儂自己的老師洪書記就不用俺提說了。

中午一頓飯,馬書記洪鎮長洪書記鎮裏一二三把手都到齊了,幸好有這些大領導在場,他才不至於被灌醉,雖然他是主人,看有領導在場,也不會有太多的酒敬到他身上,即使這樣,他還是喝了人生第一次最多的酒,起碼有六七兩的南江特醇,高度的燒酒喝得他滿臉通紅通紅。

吃完飯,他到洪師傅跟結賬,洪師傅沒跟以前一樣那算盤撥撥多少多少錢,而是遞給他一本賬本說梁鎮長,今後儂吃飯的錢不要付現金,隻要儂在這水麵簽個字就行。

他看了看是鎮裏在這裏吃飯的賬簿,擺擺手:“俺不記賬,小王沒跟儂說清楚啊,俺是私人請客。”

洪師傅“啊”的一聲,象第一次認識他似地,要知道他在這裏請客吃飯的次數一年來不算少,時而和華西湖等在這聚合,可說是老熟人了,“啊”過之後好聲好氣勸他:“梁鎮長,儂大可不必自己掏腰包的,鎮裏領導請客都是這樣,記賬簽字就行。”

他認真的看看麵前的胖乎乎的老實人,見老洪不是有意的說他:“洪師傅,俺說了,是俺私人請客,公家歸公家,這是俺個人,自然得俺自己付錢,說吧多少錢,看俺荷包裏的錢夠不夠。”

這回洪師傅算是明白了怎麼一回事,忙說:“這??????這,儂等等,梁鎮長,俺給儂算算啊。”

他見洪師傅把賬本拿開,另外拿筆在一邊比劃,心裏明白了敢情洪師傅是按照公家的規矩算的帳,看來公家跟私人分得很清,社會上公家買東西跟私人付錢完全不一樣這話有道理。

一會兒,洪師傅拿了另外的賬單過來:“梁鎮長,儂私人請客俺找成本給儂算,說來,儂也不是生人,連酒水一道儂付150塊,儂看咋樣?”

他問了句酒多少錢一瓶?洪師傅回答是算了六塊,就知道這頓飯老洪真的沒打算賺錢,市麵上供銷社批發貴點也要六塊一整箱六瓶,私營的稍便宜隻要六塊不到,一箱略多出塊把兩塊錢,他不由問:“儂這樣算該不會吃虧吧,要是儂賠本的話就不可以哦。”

洪師傅笑眯眯的說:“梁鎮長都能自己掏腰包吃飯,老洪少賺點應該的,至於賠本倒不會。”、見老洪這麼說,他放心的點點頭爽快的掏錢付賬,摸光了所有的衣袋,連一角兩角的零頭也拿出來了,還不夠付賬,隻得歉意的說沒想到沒帶夠錢,要不明天俺送過來。

這時,門口走過來的夏蘭芝聽見他的話,說:“俺來付,洪師傅少多少等下俺拿給儂啊。”洪師傅忙說沒事沒事,梁鎮長都是老熟人了,後來就後來沒啥要緊。

夏蘭芝看看他:“聽俺爺說儂喝多了酒,就過來看看,還真是的,要不去俺房裏給儂泡杯茶醒醒酒?”他點頭同意,中飯時不好叫夏蘭芝過來一道喝酒,便吩咐洪師傅做了幾個菜送給她吃。

鎮裏接連舉行了幾次養魚知識培訓,前來參加的不光有各個大隊的人,也有個人想搞水庫承包的,反正鎮裏沒有確定非得是大隊幹部,隻要你願意參加都行。

主持講的自然是梁安邦,傍邊做助手的有小王,同時,他也把一些養殖知識教給小王,以便小王能盡快的成長起來可以獨當一麵,到時能幫自己減輕一部分負擔,說實話,全鎮十二個大隊光靠他一個人跑那還不得累死,這也是他積極想開設培訓班的目的,大家都有了相當的養殖知識,也就不必事事麻煩自己,象東湖水庫養魚開頭一段時間幾乎是他整個人撲在上麵,到明年的養殖這樣做是不現實的,也是效率低下,事倍功半的做法。

培訓的同時,他到各個大隊進行實地查看,和大隊上報的數據是否相符,更主要的是他要自己檢測一下水庫的水質,做到心裏有數,每次跑的時候不免得帶著小王,大隊的幹部對他兩個人還是蠻熱情的,待遇沒有馬書記下來那樣的待遇可也不低,兩人都分一包紅梅,在鄉下是算高級的煙,吃飯本來鎮裏規定有招待餐,可沒有哪一個大隊按照規定認真執行,都是超標準接待,並且吃完飯還會給你報銷收據。

鎮裏規定每個鎮幹部下鄉有一天一塊錢補助,但要自己付在大隊就餐的夥食費,實際上大隊幹部不但不要下鄉幹部付夥食費,相反還給吃飯白吃的他們開具收據讓他們到鎮裏又領一次夥食費,等於下鄉幹部下一次鄉有兩頭得錢,怪不得誰都想著下鄉,當初他被馬書記一來就帶著下鄉不能不引起其他人的眼紅。

他雖然清楚這樣做是違反規定,可大家都是這麼做來的,他一個人不這樣做,反而會被人說閑話,成為眾矢之的,而且跟著他的小王也會喪氣,別人看重他也是給他麵子,同時也是通過跟著他的人看到領導的威信,從而幫領導樹立威信,任何一個人的威信都不是憑空樹立的,需要一個過程,也需要必要的宣揚人。

對後一點他當時不明白,可多年在場麵上混的大隊幹部都不是簡單人物,他們都知道該怎樣做,才是尊重領導同樣才能更加贏得領導的尊重,很多場合都是相互尊重,都是人重人,隻有己重人人才重己。

他這個年輕的鎮長從第一次見麵,能夠大氣的用自己的錢包請各位大隊支書的客可說給各個大隊幹部樹立了良好的印象,至少這個小梁鎮長沒有多少官架子,跟他們交往是真心為下麵大隊做事,到大隊來可不是來轉轉而是有事而來。

不過來的次數多了,他自己就跟大隊支書大隊長說了隨便點好,不必這麼客氣,頭回生二回熟,第一次客氣自己沒說啥,次次這樣就不好了,搞得自己都不好下鄉了。

經過一係列下鄉實地查看,他基本掌握了全鎮水麵的第一手情況,也把各個大隊想搞養殖的情況摸了個門清。

全鎮能養魚的水庫包括東湖水庫在內有是個,那是指水麵起碼有上1000畝的,在1000畝以下的還有七八個,象龍墩大隊的龍口水庫就是這種水麵積不到1000畝,大概隻有五六百畝的樣子,至於各個村裏的池塘就數不清了,那不光是大隊集體的,更是屬於各個村子裏的財產。

他目前鼓勵各個大隊搞的養殖還隻是關注那些大的水庫,水麵積小的那個大隊想搞他自然也歡迎,這樣一來就有了這種局麵,全鎮是十二個大隊都在熱心搞養殖,都找他小梁,都想他跟去年投資東湖水庫一樣投資他們的大隊的水庫,人都是有私心的,都是這樣認為,小梁鎮長在自己的水庫投了資,總比不投資要用心些,做事用心跟不大用心差別可就老大了。

對他們熱心搞養殖,他一百個讚成,樂嗬嗬的說這是好事,自己定會盡全力幫助他們搞好養殖,至於投資自己就說不準了,得看今年的東湖水庫盈利情況,到時能投多少就投多少,反正自己絕不會打半點埋伏,為大隊搞養殖盡自己的能力。

事情進展順利,送技術下鄉當然比上門收稅更要受歡迎。他做事勁頭也是倍兒地高漲,每天都覺得有使不完的勁,當上了這個副鎮長,在鎮裏住的時候更多了。

元月份,鎮裏下派了一個比他更年輕的女團委書記,叫流星茹,省藝校畢業的,女同誌住在二樓,跟他是樓上樓下的鄰居。睡夢中,朦朦朧朧的好像聽到有人在大叫“殺人啦,殺人啦”,他一個激靈,從床上爬了起來,一把拉亮電燈。

今晚住在鎮裏的領導,除了他跟流星茹基本上是以宿舍為家日夜在,再就是輪到今晚值班的黃副書記在新辦公大樓三層住宿。黃副書記分管政法,轄管的正是全鎮的綜治辦,整個龍墩鎮發生的大大小小案件都歸綜治辦處理,新近成立的派出所隻出麵處理一些刑事案件。

隻是老百姓習慣了有事找政府,加上派出所也是設在政府大院後麵不遠的地方。一見他房間裏有燈光,來人直衝這裏跑過來,邊跑邊叫“這??????這位領導,殺??????殺人了,殺人了,儂得派人??????趕緊過去救命啊!”

他打開房門,之見來人是個年輕後生,已經是跑得上氣不接下氣,站在門口大口大口的喘氣。他不認識這個人,隻有先叫人安定下來,把事情的大概說一說,也好讓自己心中有數。

這時候,隔壁的小王聽見他的動靜,也起來打開房門,問:“梁鎮長,出啥事了?”一見後生“喲”的一聲,說:“儂不是兔娃嗎?這深更半夜的跑這兒來,到底出啥事了?”

叫兔娃的人喘著氣說:“王叔,叫??????叫人給??????用刀子捅了!”

他和小王不禁同時“啊”了一聲,這是為啥?樓上的流星茹這陣起來在樓上問他:“梁鎮長,發生什麼事情了?”

他說:“俺這時也不大清楚,正問著呢。”對兔娃說,“儂抓緊把事情的經過略微說說,今夜裏發生啥事情了?”一邊吩咐小王,“儂去樓上叫醒黃書記,把事情說一下,就說有人到鎮裏報案殺人了,請他趕快過來,順便到派出所看看有人沒有,不管有誰都給叫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