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上班(—3—)(3 / 3)

這是他在湖東每天要做的事,開始兩天大隊的幹部大都跟著他這樣每天跑,可大隊的幹部大都是有家有業的人,田地的事正忙,不可能每天那麼多的人跟著他跑。

這也不現實,大隊的幹部基本上都是家裏的頂梁柱,家裏的農活全靠這根頂梁柱幹,何況很多人對他天天這樣做不以為然,他就跟夏支書提出大隊部不需要每天安排幾個幹部跟他,可以采取輪流的方式,大隊上十個幹部每天跟一天,十天才輪到一次。

這樣兩不耽誤,水情可以觀測,大隊幹部的地裏莊稼活可以及時幹好,他自己也是農村裏出來雖說老細極少下地裏幹活但對田地裏的事並不陌生,這時地裏的棉花要打藥剪枝除草是個費功夫的活田裏的水稻要及時打藥跟著車水,農戶裏活計可說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有事情做,就連冬閑也有事情去做,比如國家一般會安排這時候修壩修水渠修路等,這些工不安排在農閑時出哪還有時間,這就叫合理安排不誤農時。

對他這樣安排,夏支書自然舉雙手讚成,說實在的這安排夏支書可不敢提出來,他雖然年輕到底是代表馬書記在湖東蹲點,沒事倒好說話一有事這幹係可脫不了,到時官話打下來,是自個小家裏的農活重要還是國家的利益要緊,這種時候全鎮幹部都在一線防汛,防汛工作高於一切,誰也不敢大意。

可他認為不必如此大張旗鼓,防汛不是一天兩天,大隊幹部除了國家還有小家,在不耽誤防汛工作的情況下也要照顧小家庭,這是人之常情,其他的幹部不再說不以為然的話,排定了跟著他跑的順序,輪到跟他的人每天清早就到大隊部報到,整天跟他。

另派個人跟他一者怕有事他不熟悉地方給耽誤二者有事也好有個跑腿的傳個話叫個人什麼的總得有個人幹,為了穩妥起見,夏書記另外安排了一個年輕小夥子做聯絡員跟著他,每天有三個人在大壩上,應該說就是有事也可及時應付。

這樣他每天在大隊部·大壩·夏支書家三點一線跑,夏支書王大隊長有空就跟著跑跑,到大隊部坐坐。

這天傍晚,他跟夏支書在大壩上轉了一圈,回到大隊部坐了會一道回家,夏日的夕陽,慢慢褪去了它的火氣,燦爛的晚霞燒紅了半邊天,落在人間的卻是它那幅鮮麗多姿的華景,半江瑟瑟半江紅,一道殘陽鋪水中,古人的詩句固不欺後人,站在大壩上更是真切的感受到這句詩句的美妙。

回家的路上,身影橫斜,拉得老長老長,紅霞映照下田地生機盎然,穿行其間的他宛然畫中,久違的圖畫感受是那樣的親切,不由的用力吸吸混合著泥土莊稼的清香感歎的說:“真美啊!”

走在後麵的夏支書看著他陶醉的模樣似乎也很享受嗬嗬笑起來:“小梁,儂也覺得俺農村很好吧。”

他很肯定點點頭“夏書記,儂不知道啊,俺家就是集洞大隊的,俺可是實實在在的農家娃。”

夏支書哦的一聲:“小梁,聽說儂是自己要求回鄉下的,是不是覺得鄉下比城裏好啊。”

他很認真地回答“好不好,俺真沒考慮過,當初上大學時就想著學點東西回報家鄉,所以一畢業就回來了,其他的還真沒多想。”

“這樣----不覺得可惜?人家上大學都是想著法兒跳出農家門,儂倒好轉了一圈又回來了。”

他不好意思的嘿嘿笑著:“可惜麼,俺倒不覺得,隻覺得這廣闊的農村真是俺施展拳腳的天地。”

夏支書讚許的點點頭:“要是大學生都能象儂這樣想就好嘞,農村多廣闊,就要儂們讀書的人來改造。”

他也讚同的點點頭:“嗯,不過不是改造,是開發、發展。”